忽传尺素到鳏鱼,对客开缄一笑馀。
道力未全宜有此,天花已散试何如。
绿林岂易求知己,白发原应早结庐。
若问穷归何事业,尚逃小劫剩残书。
【注释】
忽传尺素到鳏鱼:忽然收到朋友寄来的一封信。
开缄一笑馀:打开信后,笑了一笑。余:指书信的结尾。
道力未全宜有此:你修行功夫还差一点,就写这首诗吧。
天花已散试何如:天花散了,你还有什么可试验的?
绿林岂易求知己:隐居山林难道很容易找到知音吗?
白发原应早结庐:头发都白了,应该早点建个草庐吧。
若问穷归何事业,尚逃小劫剩残书:如果你问我归隐后干什么事,我还只能逃掉这场灾难留下些残书。
【赏析】
《陈补思闻余归自吴中以诗见嘲次答二首》是明代诗人杨慎所作的组诗作品。此诗作于明正德元年(1506),时作者因廷杖而致仕家居,闲居无聊,友人陈补思来访,并作诗相嘲,遂以此作答。
“忽传尺素到鳏鱼。”这是第一句,说忽然收到朋友的来信,信上写着:“老友陈补思拜上,听说您从吴中回来,特来问候。”
“对客开缄一笑馀。”“道力”即修行功夫,这里指自己的修养和功力。“一笑”即微笑,表示自己并不看重这次通信,所以回信时只是轻轻一笑,把信一翻完就把它放下了。
“道力未全宜有此。”这是第二句,意思是说自己还没有达到可以随便写信的水平,这封信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
“天花已散试何如。”“天花”,比喻好文章或妙语。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既然自己还没有达到可以随便写信的水平,那么,即使写了一篇好文章又有什么意义呢?
“绿林岂易求知己。”绿林,指隐士生活,用《水浒传》的话说就是“聚义厅前三五个人,打家劫舍称王号令”。这两句意思是说,隐居山林难道很容易找到知音吗?如果找不到,不如就此结束,不要浪费时间了。
“白发原应早结庐。”“结庐”,是古代隐者筑屋安居的意思。这两句意思是说,人已经老了,应该早早地建个小房子住下去算了。
“若问穷归何事业,尚逃小劫剩残书。”这是最后两句。“若问穷归何事业?”意思是说,如果你问我退休之后做什么事,我就只能说是躲过一场灾祸,只剩下几卷破书。“尚逃小劫剩残书。”意思是说,我虽然躲过了灾祸,但书也损失了不少。
这首诗写得非常幽默风趣,它表现了作者在官场上遭受打击后的牢骚、愤慨之情。同时,它又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