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蓬山山外天,老人高并婺星悬。
鹿车对挽原偕隐,鸠杖同扶又十年。
彩袖儿曹双白鬓,紫薇家世一青毡。
沧桑眼见寻常事,我识淮南地是仙。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名叫宋射陵的淮南人以及他的妻子陆太君八十双寿。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及其翻译、注释和赏析:
- 海上蓬山山外天:
- “海上”指的是宋射陵的出生地或他的家乡,可能暗示其与海有关的身份或者经历。“蓬山”是道教中的蓬莱仙山,常被用来代指仙境。这里的“山外天”可能意味着他的成就已经超越了常人,如同仙人一般。
- 译文:你的出身如海中之蓬,你的人生仿佛在蓬莱的仙境之外。
- 注释:宋射陵,可能是指宋代射陵,即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亲戚)。蓬山,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仙山。
- 赏析:通过使用“海上蓬山”,诗人赋予了宋射陵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同时也表达了对其非凡成就的认可和赞美。
- 老人高并婺星悬:
- “老人”是对宋射陵的一种尊称,表明他在同辈中的地位崇高。“高并婺星悬”则形象地描述了宋射陵在众人中的卓越地位,仿佛他的地位如同天上的婺星一样高耸而耀眼。
- 译文:在你之上,还有谁能够像婺星般高挂天际?
- 注释:婺星,即织女星,中国古代神话中织布女牛郎的妻子,象征着美丽和智慧。
- 赏析:这一比喻生动展现了宋射陵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家族和社会的贡献。
- 鹿车对挽原偕隐:
- “鹿车”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象征着简朴和不拘泥于世俗的生活方式。“对挽”则表示两个人共同操作或合作。“原偕隐”意为原本就喜欢隐居生活。
- 译文:我们一同乘坐鹿车,享受隐居的生活。
- 注释:鹿车,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原偕隐,指原本就喜欢隐居生活的人。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宋射陵和他的家人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们选择隐居的决心和勇气。
- 鸠杖同扶又十年:
- “鸠杖”是一种传统的拐杖,这里可能指老年人使用的辅助行走工具。“同扶”表示两人相互扶持。“又十年”说明这种扶持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 译文:我们互相扶持着走过了十年。
- 注释:鸠杖,古代的一种拐杖。同扶,相互扶持。又十年,指已经过去的十年。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相互扶持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风貌。
- 彩袖儿曹双白鬓:
- “彩袖”可能是指年轻女性穿着彩色袖子的衣服,这里可能用来形容年轻人的青春活力。“儿曹”是对年轻人的称呼,“双白鬓”则描绘了他们已经白发苍苍的情景。
- 译文:年轻的孩子们都拥有洁白的双鬓。
- 注释:彩袖,形容年轻人的装扮。儿曹,对年轻人的称呼。双白鬓,指年轻人都已经白发苍苍。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年轻人与老年长辈的对比,表达了对青春短暂和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赞美了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
- 紫薇家世一青毡:
- “紫薇”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尊贵和高贵,这里可能是指宋射陵家族的身份或地位。“一青毡”则可能指的是家族中有人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或地位,用“青毡”来比喻。
- 译文:在你的家族中,有人在青毡上留下了卓越的印记。
- 注释:紫薇,象征尊贵和高贵。家世,指家族背景或历史。一青毡,指家族中有杰出成就的人。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宋射陵家族中有人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这是对他家族成员才华和努力的最高赞扬。
- 沧桑眼见寻常事,我识淮南地是仙:
- “沧桑”在这里指的是世事变迁和历史的沧桑,意味着经历过无数的变化和挑战。“眼见”表示亲眼所见。“寻常事”则是指在平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识”在这里有认识或了解的意思。“淮南地是仙”则明确指出了宋射陵的故乡——淮南,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 译文:我亲眼见证了世间的沧桑变化,却依然认为淮南之地宛如仙境。
- 注释:沧桑,指世事变迁的历史沧桑感。眼见,亲眼所见。寻常事,指日常所见之事。识,认识或了解。淮南地是仙,指淮南这个地方如同仙境一般神秘而美好。
- 赏析:“我识淮南地是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以及对淮南这片土地的无限赞誉。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将淮南描绘成一个充满神奇和魅力的地方,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既有现实感又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