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山阴亦有亭,一时盛事又丹青。
旧因洗竹开三径,新为栽花让半庭。
诗好尽容僧入社,客来总与鹤忘形。
年年上巳风光在,长指天南聚酒星。
【注释】
题:诗的篇名。山阴:即今浙江绍兴,古时以水得名,有“山水甲天下”之称,因地多水而称山阴。亭:是建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建筑物。
何必:何须。山阴:即今浙江绍兴,古时以水得名,有“山水甲天下”之称,因地多水而称山阴。亭:是建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建筑物。
一时:一时间。盛事:盛大的事情。丹青:指绘画。
旧因:因为。洗竹开三径: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于洛阳宅后凿池种花,引水入池,环池植竹,并筑石桥三通,故称“小桥流水人家”,后人称之为“洛阳园”。
新为栽花让半庭: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于洛阳宅后凿池种花,引水入池,环池植竹,并筑石桥三通,故称“小桥流水人家”,后人称之为“洛阳园”。这里说白居易将洛阳园中的一部分让给花木种植,使得庭院内花木葱茏,景色宜人。
诗好尽容僧入社:好的诗歌可以使僧人聚集在一起讨论。
客来总与鹤忘形:客人来了就和鹤一样自在。
年年上巳风光在:每年上巳节的时候,风光依然美丽。
长指天南聚酒星:常常指向南方聚集着许多的酒徒。
【赏析】
此诗首句起笔不凡,直抒胸臆,点出了题中之“让”义;次句紧接前意,写自己对上巳修禊图卷的喜爱之情。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绘图画的内容:画中既有白居易所居的洛阳园景,也有他栽种的花草树木;画中有白居易与客人相聚的情景,也有与鹤共处的闲情逸致。第五、六两句则从侧面烘托出作者对图画的喜爱之情:如此美好的画面,怎能不让诗人流连忘返?又怎能不让诗人陶醉不已?最后两句则是从时间角度来表现图画的美好:每年都有上巳节这样的好日子,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准确传达出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