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谁能便弃捐,蒙茸虽敝省装绵。
曾随南北东西路,独结冰霜雨雪缘。
布褐不妨为替代,绨𫀆何取受哀怜。
敢援齐相狐裘例,尚可随身十五年。

第一首:

中道谁能便弃捐,蒙茸虽敝省装绵。

曾随南北东西路,独结冰霜雨雪缘。

布褐不妨为替代,绨𫀀何取受哀怜。

敢援齐相狐裘例,尚可随身十五年。

【注释】敝:穿旧了。蒙茸:指草野。省装(xǐng):节省衣服的装饰。齐相狐裘:指管仲辅佐齐桓公时,因贫困而用狐皮做外衣,以显示其谦让和清廉的品质。

赏析:

《敝裘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益晚年的两篇咏物诗,作于大中年间。这两首诗通过咏物寄寓诗人对人生、社会、政治的看法。

诗的第一首开头两句写自己虽有一身破旧的皮衣,但并不因此而抛弃。接着写到,这身皮衣曾经伴随过我南行北往,东游西逛,历尽千辛万苦。最后两句说,即使皮衣破烂不堪,仍可用来替代粗布的衣服,何况皮衣本身也并非无用之物,何必自讨没趣去接受别人的怜悯呢?结尾处,作者引用管仲“贱贫不忧”的典故为自己辩解,并表达了自己仍然可以穿着这身皮衣活到十五岁的愿望。

第二首前四句写自己的皮衣虽然已破旧不堪,但仍可以穿它来抵挡风雨;后四句则进一步说明,皮衣虽然已经破旧,但还可以用它来抵御严寒酷暑,所以不必再去寻找替代品。结尾处,作者又用管仲“贱贫不忧”的典故为自己辩解,并表达了自己仍然可以穿着这身皮衣活到十五岁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破旧衣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与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