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已蜕尚名蝉,弹指难留过去缘。
枯比老僧初入定,轻如羽客乍登仙。
谁云解脱非生理,始信飞鸣是后天。
从此螗螂无攫意,机心不上七条弦。

诗句释义:

不应已蜕尚名蝉,弹指难留过去缘。

枯比老僧初入定,轻如羽客乍登仙。

谁云解脱非生理,始信飞鸣是后天。

从此螗螂无攫意,机心不上七条弦。

译文:
不应该已经蜕化但仍以蝉的名字自居,弹指之间难以留住过去的缘分。 就像初入静坐的老僧一样枯槁,如同忽然登上了仙境的羽客般轻盈。 谁说解脱不是生活的常态,我才开始相信鸣叫是后天的产物。 因此从今往后螳螂将失去捕捉猎物的心意,我的心思不再缠绕在这七弦琴上。

注释:

  1. 不应已蜕尚名蝉:不应该已经变化却仍然保持原名的蝉。
  2. 弹指难留过去缘:弹指之间,难以留住过去的因缘(缘分)。
  3. 枯比老僧初入定:像初入禅定的老僧一样枯槁。
  4. 轻如羽客乍登仙:如同忽然登上了仙境的羽客般轻盈。
  5. 谁云解脱非生理:有人说解脱不是生活常态(生理需求),但我现在开始相信。
  6. 始信飞鸣是后天:我开始相信鸣叫是后天的产物,而不是自然的一部分。
  7. 从此螗螂无攫意:从此以后螳螂将失去捕捉猎物的心意。
  8. 机心不上七条弦:不再被这七弦琴所牵动的心机。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态度转变和内心觉悟的诗。整首诗通过比喻和对比,描绘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自由的心灵状态。首句“不应已蜕尚名蝉”即点明了主题,诗人不满足于表面的变化或名号,而是追求真正的自我解放与超脱。接下来的句子中,“弹指难留过去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让人留恋已逝的事物变得困难。而“枯比老僧初入定”与“轻如羽客乍登仙”,分别用佛教中的枯木和仙人来喻示心灵的宁静与超然。

诗中的转折出现在“谁云解脱非生理”,这一部分反映了诗人对传统解脱观念的怀疑和批判,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新的认识——真正理解解脱的人会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非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最后两句“从此螗螂无攫意,机心不上七条弦”则是诗人心灵蜕变后的一种境界体现,不再受外物所动,心境达到了一种平和而淡泊的状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真谛的探索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