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丧年来已贯经,忽披佳句又心惊。
计疏更事多成悔,身贱依人自觉轻。
壶口欲从敲后缺,剑镡犹发扣时鸣。
短檠墙角差难弃,赖是看书眼尚明。
次韵答赵蒙泉闽中见怀之作
得丧年来已贯经,忽披佳句又心惊。
计疏更事多成悔,身贱依人自觉轻。
壶口欲从敲后缺,剑镡犹发扣时鸣。
短檠墙角差难弃,赖是看书眼尚明。
注释:得丧(wéi jiàng)——得失、成败;贯经——贯穿经史;壶口(hú kǒu)——山名,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西端与临县交接处;短檠(qíng)——长柄的灯台。
译文:
岁月流逝,得失成败早已在历史的长河里流淌,突然读到你的佳句,内心又为之一震。
计划不周,办事不顺,多有后悔,自身贫贱,依赖他人,总觉得自己不够坚强。
壶口山像要敲破似的,山口缺口太大;剑镡(tīn)还在敲击着,发出声响。
虽然只有一米高但已经能倚靠的墙头,我仍不想放弃,因为读书的眼睛仍然明亮。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的心境和感受。他曾经历经得失成败,现在却意外地读到了他的佳句,这让他很震惊。他感叹自己计划不周,办事不顺,多有后悔,同时觉得自己身为贫贱之人,依靠他人,总觉得自己不够坚强。他描绘了壶口山的形象,用“敲破”来形容壶口山口的缺口,这既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无奈之感。他继续描述了剑镡的响声,这既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坚持,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坚韧和毅力。尽管他的身高只有一米,但他依然不愿放弃,因为他的眼睛仍然明亮如初。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他面对困难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