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驺唱骇山僧,竹杖篮舆取次登。
老树傲霜还带叶,细泉迎暖未成冰。
盘来蹬道云千叠,远处峰峦雪几层。
已失从游吾自悔,得披高咏兴偏增。
【注释】大司马:指李德裕,曾任宰相,为文宗所重。李德裕是盘山的开山祖师之一。游盘山十律,即李德裕的《游盘山》。继和敬题二章:即李德裕的《续游盘山》和《再续游盘山》。
【赏析】此诗作于会昌二年(842)初春,时作者已离京回淮南任观察使。诗人在游览胜地盘山时,写下了此诗。诗中表现的是与好友李德裕相会的喜悦之情,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佛教、道教等思想文化的向往。全诗意境开阔,气势豪迈,语言清新自然。
首联写登山的情景。“不教驺唱骇山僧”,意思是不让驾车的人大声吆喝来惊扰山上的僧人。“竹杖篮舆取次登”意思是用竹杖、篮车随意登高。颔联写登上山顶后所见景物。“老树傲霜还带叶”是说老树在寒冷的冬天依然挺拔苍翠,枝叶繁茂;“细泉迎暖未成冰”是说泉水在温暖的时候还未结成冰。颈联描绘山下景色。“云千叠”是形容山峰云雾缭绕,层层叠叠,像千层波浪一般;“雪几层”是形容远处的山峰积雪层层覆盖。尾联写下山后的感想。“已失从游吾自悔,得披高咏兴偏增”,意思是我已经错过了和友人同游的机会,感到十分后悔;而能够吟诵高篇大作,使我的兴致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