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石曾关十载心,胜游往往碍朝篸。
也知去郭无多远,所喜探幽不在深。
紫盖自开苍藓路,红纱长护碧山吟。
满空何限松篁韵,尽入鸾歌凤舞音。
【注释】:
大司马合肥李公,即李迪,字明之,是唐宪宗时的宰相。游盘山十律,即《题盘山十诗》。
泉石,指山水景物。十载心,十年来的心思。胜游,美好的旅游。碍朝篸,妨碍朝政。也知,知道。去郭,离城郭。无多远,不远。紫盖,山顶的青苔。苍藓路,青苔覆盖的路。红纱,用红色的丝织品做的帷幔。长护,经常保护。碧山吟,翠绿的山峰上的吟咏声。鸾歌凤舞,形容声音优美动听。音,歌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合肥李公的邀请下游览盘山后所作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盘山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首联“泉石曾关十载心,胜游往往碍朝篸。”描述了诗人十年来的心绪和对美好旅游的向往之情。泉水、石头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也是诗人心中的意象。这里,诗人以泉水和石头作为背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颔联“也知去郭无多远,所喜探幽不在深。”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盘山的赞赏之情。他知道距离城市并不遥远,但他更看重的是探索自然的深度和意境。这里的“所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颈联“紫盖自开苍藓路,红纱长护碧山吟。”则具体描绘了盘山的自然景观。诗人用“紫盖”形容山顶的青苔,用“苍藓路”来形容青苔覆盖的道路。同时,诗人还用红色的帷幔来比喻山中的云雾,用“长护”来形容其对山峰的守护。这里的描写既生动又形象,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山水之中。
尾联“满空何限松篁韵,尽入鸾歌凤舞音。”则是诗人对盘山音乐的赞美。他想象着满山遍野的松林和竹林发出的声音,都如鸾鸟的歌声和凤凰的舞蹈一样美妙动听。这里的“尽入鸾歌凤舞音”一句,将大自然的音乐与人间的歌舞相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