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游堂北夜愔愔,及记年时刻烛吟。
别后人谁怜废瑟,爨馀公自赏孤琴。
众山图画声相应,一技工夫老更深。
惭愧重来听雅奏,也应情感为知音。
这首诗是李嘉佑在合肥大司马李公席上听杨老弹琴而作。下面是逐句释义:
卧游堂北夜愔愔,及记年时刻烛吟。
这句话的意思是“卧游堂北夜寂静,记得那时曾点着蜡烛吟诵”。卧游堂是李嘉佑的住所,这里可能是他与杨老一同欣赏琴声的地方。夜寂静,点着蜡烛,说明他们是在安静的环境中聆听琴声。”记年时刻烛吟”则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杨老弹奏技艺的赞赏。
别后人谁怜废瑟,爨馀公自赏孤琴。
这句话的意思是“离别后谁还会同情被废弃的瑟?杨老独自一人享受孤独的琴声”。这里提到了“别后”,暗示了某种离别或分别的情况。”谁怜废瑟”可能指的是那些不再使用瑟的人,他们对这种乐器的命运感到惋惜。而”爨馀公自赏孤琴”则描述了杨老自己欣赏琴声的情景,这里的”爨馀”可能是对琴声的比喻,表示琴声如同余烬般温暖而有韵味。
众山图画声相应,一技工夫老更深。
这句话的意思是“众山的画卷声音相互应和,一个手艺人到了深夜”。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山峦如画卷一般展开,各种自然声响相互呼应。而”一技工夫老更深”则是指那个手艺人在深夜里继续工作的场景,可能是指他正在制作乐器或弹奏音乐。
惭愧重来听雅奏,也应情感为知音。
这句话的意思是“惭愧我再次来到这里听高雅的演奏,也应当理解他的音乐是能够打动人的心灵的”。这里表达了一种谦虚和感激的态度,承认自己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有限,但同时也表示了对杨老音乐的深深敬意。”惭愧重来听雅奏”意味着诗人意识到自己之前未能充分欣赏到杨老的音乐才华,现在有机会再次聆听感到非常惭愧。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嘉佑在合肥大司马李公席上的一次音乐体验。诗中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杨老音乐才华的赞美。通过对比”别后谁怜废瑟”与”一技工夫老更深”,诗人表达了对杨老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音乐的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