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明良不数逢,天教元老际时雍。
和衷事事归无我,雅量人人服有容。
地峻不须铭客座,官清岂在却堂封。
但看退食委蛇度,剩得丹心答九重。

相国明公寿宴诗四章 其二

千古明良不数逢,天教元老际时雍。和衷事事归无我,雅量人人服有容。地峻不须铭客座,官清岂在却堂封。但看退食委蛇度,剩得丹心答九重。

【注释】

  1. 相国明公:此处指查慎行,他曾任过多个重要官职,被尊称为“相国”。
  2. 寿宴:为庆祝某人的长寿而举行的宴会。
  3. 千古明良:自古以来的贤明之士。
  4. 元老:资深且德高望重的官员,通常指朝廷中的资深大臣。
  5. 天教:上天的安排或命令。
  6. 时雍:国家安定繁荣。
  7. 和衷:和谐一致,心意相通。
  8. 无我:无私,放下个人私欲。
  9. 雅量:高雅的度量,宽容大度。
  10. 地峻:地势险峻。
  11. 却堂:古代的一种礼制,指在朝堂上退位让位。
  12. 退食:退下吃饭,泛指休息。
  13. 委蛇:形容悠闲自在的样子。
  14. 丹心:赤诚之心。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相国明公寿宴诗四章》中的第二首,通过赞美查慎行的政治品格和高尚情操,表达了作者对查慎行深厚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既体现了查慎行的高尚品质,也展示了其宽广的胸怀和博大的情怀。

首句“千古明良不数逢”表达了查慎行对于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尊重。他认为,像历史上那些明君良臣这样的贤才并不多见,他们值得后人铭记和尊崇。这一句强调了查慎行对于历史人物的崇高评价,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谦逊态度。

第二句“天教元老际时雍”则进一步描绘了查慎行的崇高地位。他被视为国家的元老级人物,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这里的“元老”不仅指年龄和资历,更是一种对查慎行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的赞誉。

第三句“和衷事事归无我”则进一步强调了查慎行淡泊名利的品质。他能够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后,真正做到了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这种无私的精神是他人格魅力的重要体现。

第四句“雅量人人服有容”则赞美了查慎行具有非凡的包容和雅量。他能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能展现出宽容的一面。这种品质使得他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

尾句“地峻不须铭客座,官清岂在却堂封”则表达了查慎行对于自己职务的高度自信。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也能保持冷静和从容,不会被外界因素所干扰。同时,他也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不会因为职位的高低而改变初心。

这首诗通过对查慎行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深沉的人生境界。它不仅是对查慎行个人的赞美,更是对那个时代所有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们的一种颂扬。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