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恩连岁蠲逋赋,管内民情大可知。
棡鼓尚传迎辇曲,竹枝多上去思碑。
两贤治迹原难继,一代人才更属谁。
此去但须持简要,不妨小吏日抄诗。
【注释】
①大鸿胪:古代官名,掌管礼仪。江苏:指今江苏省。②管内民情:指辖区内的百姓状况。③棡鼓:一种乐器,相传汉武帝时李延年所制,为迎辇之乐。④竹枝辞:相传是战国时楚国人屈原所作,后被民间歌咏。⑤小吏:低级官吏。⑥抄诗:指抄写诗歌。⑦更属谁:更替谁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任上写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以“两贤治迹原难继”起笔,慨叹自己难以继续前贤的遗业。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寄希望于后一代人才,勉励他们勤于政事,为国家做出贡献。
首联两句是说皇帝恩典连年免除赋税,辖区百姓的生计情况也可想而知了;这两句中,“诏恩”、“蠲逋赋”都是朝廷对百姓的恩惠,而“民情”则是百姓的疾苦与生活。“管内”即辖区内,“棡鼓”指天子所驾的仪仗音乐,“去思碑”则是指颂扬功德和怀念先人的碑刻。此二句表达了诗人对辖区内百姓疾苦的关注和同情。
颔联两句写当地官员和百姓的风俗。“竹枝多上去思碑”一句,意指民间流行的竹枝词多为抒写离别之情。诗人通过“竹枝词”这一载体,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颈联两句写诗人对自己政治生涯的看法。“两贤”是指历史上的两位贤能之士,“治迹”则是指他们的政绩和成就,“更属谁”则是诗人自问。诗人感叹自己难以继续前贤的遗业,但同时也寄希望于后一代贤才,鼓励他们勤于政事,为国家做出贡献。
尾联两句是勉励后辈要谦虚谨慎,勤奋工作。“持简要”指的是处理政务时要简明扼要、不事张扬,“宜小吏日抄诗”则是指后辈们应当像那些勤奋工作的下级官员一样,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辖区内百姓疾苦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后一代贤才的期望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