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谁当却扫迎,去留此际计非轻。
自妆诗上还山集,何取人传入洛名。
三世羡君犹共爨,百年为客总劳生。
岂应陈孺长贫贱,如许须眉彻骨清。

【诗句释义】

到处谁当却扫迎来,去留此际计非轻。

自妆诗上还山集,何取人传入洛名。

三世羡君犹共爨,百年为客总劳生。

岂应陈孺长贫贱,如许须眉彻骨清。

【译文】

到处都有人争相迎接你,离开与留下的选择并不轻松。

你在诗中自述归隐山林,又何必追求入京做官的名声呢?

三朝三世我羡慕你,仍能与妻子和睦相处,享受平淡的生活。

百年来漂泊他乡,总是奔波忙碌,身心疲惫。

难道陈平不值得我们学习吗?他一生清廉高洁,从不贪图名利富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朋友叔毅南归之际,即次原韵写的一首送别诗。首句“到处谁当却扫迎”,意思是说,在任何地方,都有人会热情地迎接你,而你却要告别。“去留此际计非轻”,意思是说,你的离去或留下都不容易决定,因为这是件大事。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二、三两句,作者用“自妆诗上还山集”,“何取人传入洛名”来表达自己归隐山林的决心。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自己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四句,诗人以“三世羡君犹共爨,百年为客总劳生”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之情。这里的“爨”,是古代的一种炊具,这里比喻夫妻关系和谐;“劳生”指生活艰辛。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友人夫妻关系和睦,生活幸福美满的羡慕之情。

五、六句,诗人以“岂应陈孺长贫贱,如许须眉彻骨清”赞美了好友的品格和节操。这里的“陈孺”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开国名臣陈平,“许须眉彻骨清”是指他的为人正直,清白如冰。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人品高尚,节操坚定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敬佩之情。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归隐山林,远离世俗的纷争,过一种平淡、宁静的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