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劳劳但可嗤,流光瞥过少年时。
祇缘累世留门户,那得此生无别离。
斗酒且禁连夕醉,长笺难和送春词。
勿论向后愁深浅,巳觉灯前鬓有丝。
归自江右随有燕山之行示别家人
南北劳劳但可嗤,流光瞥过少年时。
祇缘累世留门户,那得此生无别离。
斗酒且禁连夕醉,长笺难和送春词。
勿论向后愁深浅,巳觉灯前鬓有丝。
注释:
南北劳劳:形容旅途劳顿。但可嗤:不值得嘲笑。流光:时光。瞥过:一晃而过。少年时:青春时期。祗缘:只因为。累世:世代。留门户:留下后代。那得:何能。此生无别离:这一生不会别离。斗酒:指少量的酒。连夕醉:整宿醉酒。长笺:长信。难和:难以和。送春词:送春的诗句。勿论:不论。往后:以后。愁深浅:忧愁的程度。巳觉:已经觉得。灯前:灯光下,即夜晚。鬓有丝:两鬓已见白发。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离开家乡后,前往燕山途中写给家人的告别诗。全诗通过对时间、空间、情感等多重维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与不舍之情。
首句“南北劳劳但可嗤”,以轻松的语气开始,却暗含着旅途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次句“流光瞥过少年时”,则直接点明主题,时光如流水般逝去,而诗人正处于青春年华之际,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离别的悲凉。
第三句“只因累世留门户”,表达了诗人对家族责任的认同与承担,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给家庭带来的影响。第四句“那得此生无别离”,则是对前一句的回应,表示虽然家族责任重要,但自己无法避免与家人的分别。
诗人转向对个人情感的描述。第五句“斗酒且禁连夕醉”,通过“斗酒”与“连夕醉”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家人的依恋与不舍,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无奈。第六句“长笺难和送春词”,则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通过难以完成送别诗的创作,表达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第七句“勿论向后愁深浅”,则是对前六句情感的总结,无论以后的岁月如何变迁,自己的心中始终装着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最后一句“巳觉灯前鬓有丝”,则是对离别情感的深化,通过观察自己两鬓的白发,感叹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时间、空间、情感等多重维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与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离别、家庭和时间等问题的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