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涕忽成笑,馀生是再生。
艰虞当末路,穷老见真情。
行色风加烈,归囊叶校轻。
叩门知缓急,谁似许清卿。
破涕成笑,余生是再生——《留别许立岩馆卿》
破涕忽成笑,馀生是再生。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浙江海宁人,清初著名诗人、学者,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别许立岩馆卿》便是他这一时期的一首佳作。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力度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在人生低谷时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以及对未来重生的期许。
艰虞当末路,穷老见真情。
“艰虞”一词,通常解释为困难和忧愁,但在此处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面对人生逆境时的无奈与坚强。而“穷老”则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尽管物质贫乏但精神世界却异常丰富,这种反差使得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更为深刻,也更能体会到真挚友情的力量。
行色风加烈,归囊叶校轻。
诗中的“行色”可以理解为旅途中的风景或心情,而“风加烈”则形象地表达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归囊叶校轻”则描绘了诗人归来后的心情变化,原本沉重的包袱现在变得轻松了许多,这不仅仅是因为旅途的疲惫得到了解脱,更是因为内心深处的重负减轻了。
叩门知缓急,谁似许清卿。
最后一句,“谁似许清卿”,是对许立岩馆卿的一种赞美与期待。许清卿的形象在诗人心中是高尚且值得信赖的象征,他的存在给诗人带来了力量和安慰。诗人通过对这位朋友的描述,表达了对他深沉情感的寄托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赏析:
《留别许立岩馆卿》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作品。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人生低谷时期的心态变化,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感激。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一次颂扬,也是对生命态度的一次反思。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或许会遇到艰难险阻,但正如诗中所写,只要心怀希望,坚持前行,终将迎来新的生机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