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岂当言路,时方竞楚风。
妄男谈祸福,俗子走盲聋。
不藉祛邪力,安知卫道功。
问谁操白简,衮衮笑诸公。

【注释】

华亭:今属上海市。王公:即华亭王。

妄男:无德之人,这里指那些只知趋炎附势的庸俗小人。

俗子走盲聋:盲从世俗,不辨是非曲直之辈。

祛邪力:除邪之力。

白简:古代朝廷中执掌刑狱的官员所持之符节。

衮衮:众多貌。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五年(746),作者任太子少詹事时。当时安禄山起兵叛乱,玄宗出奔四川。诗人对此深表愤懑,写下此诗。全诗以“公岂当言路,时方竞楚风”为开头,感叹自己生不逢时,不能直言进谏,而只能随波逐流,投合世俗。中间四句,则进一步揭露了当时朝政的黑暗腐败。末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权奸佞臣的不满和愤怒。

首联“公岂当言路,时方竞楚风”,点明题旨,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没有机会上疏规劝皇帝,而只能与庸众同流合污。

颔联“妄男谈祸福,俗子走盲聋”,讽刺那些阿谀奉承、胡说八道的人,他们只会谈论吉凶祸福,却不明事理;那些盲目跟风、不辨是非的人,只会盲目地追逐名利。

颈联“不藉祛邪力,安知卫道功”,诗人感叹自己虽然有志于匡扶社稷,但却苦于无法施展才能,因此也就更懂得了卫道之士的责任重大、使命艰巨。这里的“祛邪”与“卫道”均暗指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尾联“问谁操白简,衮衮笑诸公”,诗人用反问的句式,表达了对那些权奸佞臣的强烈不满和愤怒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渴望能够像孔子那样,担任宰相来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愿望。这里的“操白简”指的是掌权者,“衮衮”则指众多的权奸佞臣。整首诗通过诗人对朝政黑暗腐败的抨击和对权奸佞臣的不满与愤怒,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忠诚正直的高尚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