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望犹未望,今年异往年。
连宵虽博醉,老景剧相怜。
但有儿摇膝,何须客满筵。
好诗能赛月,脱口自清圆。

【注释】十六夜:农历每月十六日。德尹:即李德裕(787-850),字文饶,晚号五言楼,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弟:指诗人的侄子。有诗次其韵:用他的诗句来作答。

【赏析】此诗是和李德裕的《十六夜与德尹小饮》诗相唱和的作品。首二句写自己对时间的感慨。“既望犹未望”中的“既望”,指的是农历每月十六日的望日。在古人的观念中,望日是一个吉利的日子,因此人们会在这个时候饮酒赏月。但作者却说“今年异往年”,表达了他对于时光飞逝的感慨。“连宵虽博醉”,则表达了他在酒宴上畅饮到深夜的情景。“老景剧相怜”中的“老景”,指的是自己的年岁;“剧相怜”则是指对自己年迈而感到的怜悯之情。这两句通过描绘自己在宴会上的欢乐情景,反衬出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接下来四句则是回应李德裕的诗。“但有儿摇膝,何须客满筵”中的“儿摇膝”,指的是孩子们在摇晃着腿脚玩耍的情景;“何须客满筵”则是指不必让宾客坐满整个筵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庭和亲情的重视,认为只要家人和睦相处、共享天伦之乐就足够了,而不必追求奢华的宴席和过多的宾客。最后两句则是表达对诗歌创作的喜爱。“好诗能赛月,脱口自清圆”中的“赛月”是指诗歌能够胜过月光的美丽;“脱口自清圆”则是指诗人对于自己创作出的诗歌非常满意,觉得它清新圆润,没有瑕疵。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和李德裕在宴会上的情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个性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