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琼林语,于今十二年。
君方行绾绶,我已赋归田。
邑有延宾馆,门停载酒船。
惭非徐孺子,此榻为谁悬。

【注释】

贵溪县:古县名,今属江西。

绾绶:系结印信和官印。古代官员将所持的印信系在腰带上,以示官位高升。

徐孺子:指晋代隐士徐庶(字元直)之孙徐孺子(字务进),曾任南昌郡太守,后避乱归家,以草屋为居,人称“徐孺”。

悬榻:悬空的坐榻。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首联点明题意;颔联写王辰帜之招,分韵赋诗;颈联写自己已辞官归田,而王仍系印绶、置酒船;尾联自谦愧不能与徐孺子相比,以自嘲的口吻表达归隐的决心。

“花草琼林语”是说,在这花团锦簇的园林里,我同王辰帜交谈。“琼林”,即玉砌之林,喻贵显之林。“花草”,喻王辰帜之荣华富贵。

“于今十二年”是说,如今已过去十二年了。“十二年”是指从作者离开京城到王辰帜之招的这段时间。

“君方行绾绶”是说,你正系着大印绶,即将赴任上任。“绾绶”是系印绶的意思,这里指官职。“方行”是将要的意思。

“我已赋归田”是说,我现在已经辞去官场生涯,准备回到乡间去耕种田园了。“赋归田”是辞官归隐的意思。

“邑有延宾馆”是说,贵溪县里有延宾馆。“延宾馆”是招待宾客、供人休息的地方。

“门停载酒船”是说,门前停着供人饮酒娱乐的船。

“惭非徐孺子”是说,惭愧自己不是像徐稚那样隐居的人。“徐孺子”是东汉隐士,因避世乱隐居在庐山下的草庐中,自称“南州狂生”。他曾经用草席作床,把一张破榻挂于梁上作为坐具。

“此榻为谁悬”是说,这张破旧的床,不知要挂在哪里呢?“此榻”是作者自己的床。

这首诗是作者离开京城回故乡时写的。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作者借徐稚的形象来表示自己不愿做官,愿意归隐的愿望。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不事雕琢,风格朴素无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