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方诸水,来从石上流。
物无坚不化,性有重还浮。
耐冷谁能踏,乘炎势易酬。
夏虫浑可语,吾欲诘庄周。

【注释】:

方诸:古代一种铜制的盛水器,形状如方盘。

耐冷谁能踏:指在严寒中,谁又能站得住脚呢?

乘炎势易酬:指在炎热中,谁又能抵挡住呢?

【赏析】:

夏冰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物无坚不化”和“性有重还浮”两句为关键,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生命现象的感慨。

首联“一派方诸水,来从石上流”,描绘了一幅清冽的水流从山石间流淌的景象。这里的“方诸水”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铜制盛水器具,象征着清澈、纯净的自然之源。而“来从石上流”则暗示着自然界的万物都在不停地流动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

颔联“物无坚不化,性有重还浮”,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领悟。这里用“物无坚不化”来形容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无法阻挡;而“性有重还浮”则指出虽然万物都在不断变换,但它们的本质却总是倾向于浮于水面或沉于水下,体现了生命的轻盈与沉重。

颈联“耐冷谁能踏,乘炎势易酬”,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自然界中的对立统一关系。这里的“耐冷谁能踏”意味着在寒冷中,没有人能够真正地立足;而“乘炎势易酬”则是指在炽热中,人们往往能够更容易地承受这种高温。这两句诗揭示了在自然界中,无论是寒冷还是炎热,都需要人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去面对和克服。

尾联“夏虫浑可语,吾欲诘庄周”则是对庄子哲学思想的引用和思考。这里的“夏虫浑可语”指的是夏天的虫子根本无法理解冬天的情况,比喻人们对于不同的生活阶段和环境条件的认知和理解是有限的。而“吾欲诘庄周”则表示诗人想要向庄子请教,探讨关于生命、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入探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