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今年旱,南连兖豫愁。
遗蝻仍出地,宿麦已无秋。
得雨宁嫌晚,如膏幸遍流。
黍苗多望泽,莫但洒皇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久旱逢雨的喜人景象。
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释义:
久旱得雨
听说今年旱,南连兖豫愁。
遗蝻仍出地,宿麦已无秋。
得雨宁嫌晚,如膏幸遍流。
黍苗多望泽,莫但洒皇州。
译文:
听说今年干旱,南边的兖州和豫州都感到忧虑。
遗留在田地上的蝗虫依然在出没,已经收割的小麦不再有秋天的痕迹。
得到降雨并不晚,就像膏油一样幸运地滋润了大地。
黍苗盼望着雨水,不要只是洒在皇宫周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久旱逢雨情景的诗歌。首句“听说今年旱”点明了时令背景,即这一年遇到了严重的干旱。第二句“南连兖豫愁”则表达了因连年干旱导致南方兖、豫等地区农民生活困苦的担忧。第三句“遗蝻仍出地,宿麦已无秋”具体描绘了蝗虫和未收割的小麦,展现了旱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接下来四句“得雨宁嫌晚,如膏幸遍流。黍苗多望泽,莫但洒皇州”则是对久旱逢雨的喜悦之情的描述。诗人认为虽然雨水来得稍晚,但仍然值得庆幸的是它像膏油一样均匀地滋润了大地。同时,诗人也希望这样的降雨能惠及更多的地方,让整个皇州都能感受到雨水的恩泽。
整首诗通过对干旱与降雨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久旱逢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丰收和国家安定的祝愿。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的重视和对自然灾害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