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巷争除道,残灯未拆棚。
所难惟物力,最动是民情。
白屋寒堆雪,红楼夜放晴。
俗贫官不谅,箫鼓遍春城。
委巷争除道,残灯未拆棚。
所难惟物力,最动是民情。
白屋寒堆雪,红楼夜放晴。
俗贫官不谅,箫鼓遍春城。
注释:
- 委巷争除道:在小巷中争夺清扫道路的工作,形容人们为了生活忙碌的景象。
- 残灯未拆棚:指夜晚尚未熄灭的灯火和未拆除的临时搭建的棚子,表现出城市的繁忙与繁华。
- 所难惟物力:这里指的是困难只在于人民的生计问题。
- 最动是民情:最触动人心的是百姓的情感。
- 白屋寒堆雪:白房子被积雪覆盖,形容寒冷的天气,也暗喻着生活的艰辛。
- 红楼夜放晴:红色的楼房在夜晚亮起灯光,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 俗贫官不谅:官员们不理解百姓的贫穷和苦难,表达了对官僚阶层的不满和讽刺。
- 箫鼓遍春城:到处都是箫声和鼓声,春天的城市充满了喜庆的氛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元宵节夜晚景象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节日的繁华与人民生活的艰辛对比鲜明地展现出来。首联“委巷争除道,残灯未拆棚”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节日期间为生计而忙碌的场景,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颔联“所难惟物力,最动是民情”则揭示了社会的贫富悬殊和民众的疾苦,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尖锐性。颈联“白屋寒堆雪,红楼夜放晴”以色彩对比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节日夜晚的繁华与冷清,同时也暗喻了社会的不同阶层之间的巨大差距。尾联“俗贫官不谅,箫鼓遍春城”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注。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之夜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