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到繁华地,翻成寂寞游。
烟波三百顷,风雨一孤舟。
山好偏宜澹,湖空易作秋。
却防渔父笑,襆被不曾留。
注释:
1、八月十六日同郑春荐严定隅吴紫莓家润木湖头小饮:在八月十六日,我和郑春荐、严定隅、吴紫莓一家在润木湖头小饮。
2、风雨大作:大风大雨突然袭来。
3、泊舟涌金门外:在涌金门外停船。
4、是蚤(zǎo):这个早晨。蚤,早。
5、入城戏作一律:进入城中后即兴创作一首律诗。
6、邀诸子并和:邀请他们一起和我一同创作这首诗。
7、及到繁华地,翻成寂寞游:到了繁华热闹的地方,却变成了孤独的旅行者。
8、烟波三百顷:烟波浩渺,水波广阔无边。
9、风涛一孤舟:只有一只孤独的小船在风浪中漂泊。
10、山好偏宜澹:山景优美,但更加突出它的空寂宁静。
11、湖空易作秋:湖水空旷,容易让人联想到秋天的到来。
12、却防渔父笑:然而担心被渔夫笑话。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湖光山色,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八月十六日同郑春荐严定隅吴紫莓家润木湖头小饮”,交代了时间和地点,为下文写景抒情做铺垫。接下来“及到繁华地,翻成寂寞游”两句,诗人感叹自己来到繁华的杭州,却感到格外的孤独寂寞。这种感受可能源于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杭州繁华景象的不适应。
接下来的两句“烟波三百顷,风雨一孤舟”,诗人将镜头对准了湖面上的美景。湖面烟波浩渺,宽阔无边;只有一只孤舟在风雨中飘荡。这画面充满了诗意,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接着“山好偏宜澹,湖空易作秋”两句,诗人又转向对山水景色的描绘。他发现山景虽然很好,但是更加突出它的空寂宁静;而湖面空阔,更容易引起人的秋天之感。这两句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体现,他既欣赏着眼前的美景,又感到自己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两句“却防渔父笑,襆被不曾留”,诗人用了一个典故“渔父笑”。这里的渔父指的是一位隐居山林的渔夫,他常常嘲笑世俗之人的名利之心,追求物质享受。诗人在这里用渔父来比喻自己的处境,暗示自己远离都市喧嚣,追求自然之美,却被他人所误解。而他却不在意这些,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杭州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孤独寂寞生活的无奈。同时,诗人还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名利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这种深沉的思考和感慨,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