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景虫声入,空庭易夕阳。
鹊巢风更稳,鹤骨露初凉。
病叶非关蠹,秋花不取香。
物情闲处得,吾转惜流光。

晚景

傍晚的景色,虫声入耳,空庭中易被夕阳映照。鹊巢在风中更显得稳固,鹤骨露水初凉。病叶非关蠹蚀,秋花不取香气。物情闲处得,吾转惜流光。

译文:
傍晚时分,鸟儿的叫声传进耳边,空旷的庭院更容易被夕阳照射。鹊鸟在风中筑巢更加稳固,白鹤的骨骼在露水中显得更加清凉。生病的树叶不是因为蛀虫侵蚀,秋天的花也不需要采摘来闻香味。只有物之情意在悠闲的地方才能得到,而我却转惜流逝的时光。

注释:

  1. 晚景:傍晚的景象。
  2. 虫声入耳:指傍晚时分,各种小虫的叫声传入耳中。
  3. 空庭易夕阳:空旷的庭院容易被夕阳所照亮。
  4. 鹊巢:喜鹊筑巢。这里特指喜鹊在风中筑巢的情况。
  5. 鹤骨露初凉:形容鹤的骨骼在初露的凉意中显得更加清冷。
  6. 病叶:生病的叶子。
  7. 秋花:秋天的花。
  8. 物情闲处得:物情即自然之态,闲处即安静之处,得指得到。
  9. 吾转惜流光:我反而珍惜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画面,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认识。诗中的“晚景”一词,不仅点明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首联“晚景虫声入,空庭易夕阳”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虫声入耳、空庭容易受到夕阳的照耀,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观察和思考,“鹊巢风更稳,鹤骨露初凉”,这两句通过对喜鹊和白鹤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衬托了环境的宁静和生命的脆弱。

颔联“病叶非关蠹,秋花不取香”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深化,诗人通过对比生病的叶子(非关蠹)和秋天的花朵(不取香),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

颈联“物情闲处得,吾转惜流光”则是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诗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对时光流转感到惋惜。这里的“物情闲处得”意味着在自然之中找到了宁静与和谐,而“吾转惜流光”则表明诗人对这种宁静和和谐的短暂性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命无常的认识和感悟。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