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还家梦,依依白发亲。
觉来三月朔,又感一年春。
窀穸悲何地,飘流愧此身。
那堪寒食近,南望独沾巾。

【解析】

本诗是作者在清明时节的所感之作,表达了对亡父的思念之情。

“三月朔日”意思是农历三月初一。“昨夜还家梦,依依白发亲”意思是昨晚回家梦见父亲,头发已白,令人哀思。“觉来三月朔,又感一年春”意思是醒来后发现已是三月初,又感到了春天的气息。“窀穸悲何地?飘流愧此身”意思是坟茔在何处呢?漂泊在外愧对自己。“那堪寒食近,南望独沾巾”意思是怎能忍受寒食节临近呢?只能向南望着而独自泪洒。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父的诗。诗人追忆与亡父在一起时的情景,表现了对父亲的深厚感情和缅怀之意。全诗写尽了诗人的悲痛,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亡父的深切怀念和无尽思念之情。

首联回忆与父亲在一起时的温馨场面。“昨夜还家梦,依依白发亲。”昨夜归家梦中见到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多么让人痛心的事情,但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悲伤之中,而是以轻松的语气说:“梦来三月朔。又感一年春。”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昨天回到家中梦见了父亲,头发已经花白,真是令人痛心啊!醒来以后又是一个春天,又是一年过去了。诗人没有沉浸在悲痛中,而是乐观地看待这一切。

次联写诗人对父亲的怀念之情。“窀穸悲何地?”坟墓在哪里呢?“飘流愧此身!”自己飘零在外,愧对自己的身子。这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悲凉,也写出了诗人的自怜、自悔,表现了诗人无尽的思念之情。

末联写诗人对清明节的感触。“那堪寒食近,南望独沾巾。”那可怎么度过这个寒食节呢?只能南望去祭奠父亲。诗人用“独沾巾”来形容自己无法排遣心中的愁苦,泪水沾湿了衣襟。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出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无限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