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鹿杀羊,呼行酒浆。
酒浆有尽,行乐未央。
西门迢迢骏马驰,骏马不用鞭,能识主人心所之。
作官能役人,官亦人役。
官亦日食不离粟,日衣不离帛。
笙歌彻墙,道路停足。
箧有黄金,子孙侧目。
声名隆隆,天下所崇。
愿日常照花,愿天不作西北风。
西风漻漻,北风栗栗。
重闱膏炀,春煦醲溢,言抚我琴瑟。
这是一首汉乐府的拟古辞,内容与《西门行》相同。
第一段:庖鹿杀羊,呼行酒浆。
译文:猎人们正在用宰好的鹿羔烹制羊肉,招呼大家一起饮酒。
注释:庖:厨。庖鹿:指猎获的野味。
第二段:酒浆有尽,行乐未央。
译文:美酒喝光之后,欢乐的时光还在延续。
注释:有尽:指美酒喝光。
第三段:西门迢迢骏马驰,骏马不用鞭,能识主人心所之。
译文:西边的门楼远远地高高地矗立着,骑着千里马的人驰骋而去,这匹马不需要鞭打也能知道主人心里想的是什么地方。
注释:西、南:都是方位词,这里泛指远处的地方。
第四段:作官能役人,官亦人役。
译文:做官的人可以役使百姓,百姓也是为官府服务的。
注释:役人:役使百姓。
第五段:官亦日食不离粟,日衣不离帛。
译文:做官的人每天要吃米面食物,穿衣服要用布帛。
注释:粟:小米。帛:丝织品。
第六段:笙歌彻墙,道路停足。
译文:音乐声从墙上传来,路上的人都停下来聆听。
注释:彻墙:穿透墙而传。
第七段:箧有黄金,子孙侧目。
译文:箱子里装满了黄金,连子孙们都瞪大了眼睛不敢直视。
注释:侧目:斜着眼睛看。
第八段:声名隆隆,天下所崇。
译文:名声大得很,被天下人所尊敬。
注释:隆隆:形容声音洪亮。
第九段:愿日常照花,愿天不作西北风。
译文:希望天天都能照到花儿开放,但愿天上不要刮起西北风。
注释:常照:经常照耀。
第十段:西风漻漻,北风栗栗。(《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古今乐录》)
译文:西风吹得萧瑟凄凉,北风吹得寒冷刺骨。
注释:漻漻、栗栗:形容风的声音凄厉,也形容天气冷。
第十一段:重闱膏炀,春煦醲溢。
译文:重重庭院灯火通明,春天的气候温暖滋润。(《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古今乐录》)
注释:重闱:重重的门户。膏炀:灯火通明。春煦醲溢:形容春天的气候暖和滋润。
第十二段:言抚我琴瑟。(《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古今乐录》)
译文:请让我抚琴弹奏一曲吧!(《乐府诗集·琴曲歌辞》)
注释:弹琴:弹琴以自娱。言:让……说……
赏析:本诗是汉乐府中著名的《西门行》的拟古之作,其内容与原作相同,但风格略有差异。《西门行》是一首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诗歌,表现他们的生活困苦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拟西门行》则在《西门行》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编,使之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具有时代感。全诗通过描绘一个官员的一天生活,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民间生活的向往。《拟西门行》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是汉代文人常用的抒情手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