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明誓,脱掌之珠。
稽首北极,天皇上都。
泰阶文宿,灿焉六符。
昆崙东下,百川灌输。
用昭宴乐,厥乐谁逾?(四章)
张髯若戟,醉拭宝刀。
空蒙天绮,拂落蜺旄。
穆迦万里,飞霜正高。
夜光在握,㪺以蒲桃。
徘徊中度,不闻轩嚣。
休而获逸,藉补前劳。
浆有玉敉,羹有银鱽。
用昭宴乐,厥乐谁挠?(五章)

皎皎明誓,脱掌之珠。

稽首北极,天皇上都。

泰阶文宿,灿焉六符。

昆崙东下,百川灌输。

用昭宴乐,厥乐谁逾?

【注释】
皎皎:明亮。
明誓:指盟誓。
脱掌:指神物。
箕星:二十八宿之一,属于斗宿。箕宿的末端有一星,形状像簸箕,所以称为箕星。传说古代帝王有五颗星聚在箕宿附近,就表示天下大治;有七颗星,是帝王失政的象征。
稽首:跪拜。
北极:北斗星。
天皇:天帝。
都:指京都,长安。
泰阶:台阶。
文宿:奎星旁的一颗星,叫虚宿,属东方青龙七宿。
灿焉:灿烂的样子。
昆崙:昆仑山。
东下:从东面流来。
百川:众多的江河。
昭:明白、明显。
孰(shú):哪个。
戟:长矛。
穆迦:即穆天子。
万里:万水千山。
夜光:指美玉。
㪺(huó)以蒲桃:把蒲桃放在衣袖里。
徘徊:徘徊不进。
不闻轩嚣:没有听到嘈杂的声音。轩:高大的车;嚣:喧闹。
休:休息。
获逸:得到安逸。
藉:借。
补:弥补。
玉敉(mǐ):一种肉食。
银鱽(lí):一种肉食。
鱽(lǐ) :同“鲤”,一种鱼。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西游途中,描绘了昆仑山一带壮丽的自然景色和神话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之情。
首章先点题,说太阳高照,万物生辉,这是一幅明朗的春日图景。接着用“脱掌之珠”比喻太阳,说明太阳的光辉无比耀眼;用“稽首北极”形容人跪拜礼赞,说明太阳的威力无比伟大;用“天皇上都”说明太阳照耀的地方是国家的首都,表明作者对太阳的赞美之情。
第二首前两句写昆仑山巍峨壮丽,后两句写昆仑山下江河奔流不息。第三、四首分别写昆仑山北边的天池、南山下的温泉等胜景,最后两句写昆仑山上的神鸟凤凰栖息在梧桐树上,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安居乐业。
最后一章前两句写昆仑山中泉水潺潺,后两句写泉水中的蒲桃果实鲜美可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美好感情,也反映了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