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皇和锵,不如仓庚。
一鸣蚕熟,衣被四方。(一章)
四方之牧,惟天子股肱。
非天子是承,民谁畏惩?(二章)
煜尔重光,玉烛其烂。
一元之春,万物之旦。(三章)
湛湛者露,曷为乎霜?
厉女以泽,女肃而皇皇。(四章)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情感。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回顾诗歌内容,概括内容要点,最后结合重点诗句分析作答。
“凤皇和锵,不如仓庚。一鸣蚕熟,衣被四方”,凤凰的鸣叫悦耳动听,却比不上仓庚(布谷鸟)的叫声;一声长鸣,就到了收获的季节,让天下百姓都能穿上衣服保暖。此二句写鸣禽的啼声,借以比喻贤臣的谏言;也表达了统治者应重视民间疾苦的观点。
“四方之牧,惟天子股肱。”四方诸侯,都仰仗天子为他们的谋主,辅佐他们治理四方。这是说,皇帝是全国最高首领,要统一领导全国。
“煜尔重光,玉烛其烂。”君王光辉四射,像蜡烛一样照耀四方。这两句诗歌颂了君主的圣明。
“湛湛者露,曷为乎霜?”晶莹的水珠是太阳照射的结果啊,为什么到了秋天就变成了霜呢?这两句诗写出了自然界的变化过程及其规律性。
“厉女以泽,女肃而皇皇。”秋霜降临,草木凋零,但妇女们仍穿着盛装,严妆艳抹地在庭院里活动着。这两句诗描写了深宫妇女们的活动。
【答案】
译文:
凤凰的鸣叫声悦耳动听,却比不上仓庚(布谷鸟)的叫声;一声长鸣,就到了收获的季节,让天下百姓都能穿上衣服保暖。此二句写鸣禽的啼声,借以比喻贤臣的谏言;也表达了统治者应重视民间疾苦的观点。
四方诸侯,都仰仗天子为他们的谋主,辅佐他们治理四方。这是说,皇帝是全国最高首领,要统一领导全国。
君王光辉四射,像蜡烛一样照耀四方。这两句诗歌颂了君主的圣明。
晶莹的水珠是太阳照射的结果啊,为什么到了秋天就变成了霜呢?这两句诗写出了自然界的变化过程及其规律性。
秋霜降临,草木凋零,但妇女们仍穿着盛装,严妆艳抹地在庭院里活动着。这两句诗描写了深宫妇女们的活动。
赏析:《风·七月》共有22篇,《七月》是其中的一篇,是一首民歌,属于《诗经》中“国风”的组成部分。《七月》的内容主要描绘了农民一年四季的生活情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生产状况以及农民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