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定功罪,爰书多孟浪。
待戮囹圄中,泣拜圣明贶。
益令无知民,猜度起辞让。
积泥高过山,竟欲太山葬。
鉴罪获宥生,敛雾出青嶂。
拭顶重戴天,煦复挟绵纩。
每抚齿发存,深恩泣未偿。
敢于身外名,凛凛竞得丧。
公年长我多,例居丈人行。
夙蒙嘘拂加,冰怀匿春盎。
惜公委曲情,于俗难遍状。
作诗聊赠公,弗贬小子妄。
诗成烧巨灯,置酒助神王。
隔幔铜琶声,金飙挟悲壮。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在赠答舒司马恭受的诗中,以“益令无知民,猜度起辞让”为第一句,说明自己虽为“圣明”,但并不因此而“轻罪重刑”。接着以“润雨足千里,孰云能小补”二句,进一步说明自己的主张,并以此自谦、自励。第三联用《诗经》“积泥成山,后来居上”(《小雅·大田》)之语,比喻自己虽已“待戮囹圄中,泣拜圣明贶”,但仍然希望朝廷能够“鉴罪获宥生,敛雾出青嶂”。第四联用典意,说明自己虽已“拭顶重戴天,煦复挟绵纩”,但仍有“每抚齿发存,深恩泣未偿”之感。最后两句写自己在作诗赠答时,既不敢“妄”,也不敢“贬”,只是尽其所能而己。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心和希望受到重用的愿望。

此诗是诗人送舒司马恭受的一首诗。诗的首联写诗人对朝廷的忠心耿耿,即使犯错误也不怨朝廷;颔联写诗人虽然已经受到惩罚,但还是希望朝廷能够宽恕他;颈联写诗人希望朝廷能够赦免他的罪过,给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尾联写诗人虽然已经得到赦免,但还是心怀感激之情。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心和希望受到重用的愿望。

这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例如,首联中的“益令无知民,猜度起辞让”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心,又表现了他对人民的关爱。此外,这首诗还运用了许多典故,如“润雨足千里”、“霁风驱瘴疠”等,使得诗句更加丰富和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