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灯五色当马骑,能娱祖母开笑颐。
我还坐酌罄馀酒,起乘庭月行迟迟。
万家箫鼓喧以豗,寂心独感谁从知?
【注释】:
(1)元夜: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2)作诗示皋儿:把这首诗写给我儿子看。皋,通“皋陶”,古代舜时的贤臣,这里泛指儿子。
(3)楮(chǔ)灯:以纸为灯罩的一种花灯。
(4)五色:五彩缤纷。当马骑:比喻色彩鲜艳。
(5)娱:娱乐。
(6)祖母:祖母即外祖母、母亲。
(7)开笑颐:展颜欢笑。
(8)我还坐酌:我仍然端坐在饮酒。酌,斟酒。罄馀酒:喝完杯中余酒。
(9)乘庭月行迟迟:乘着月光在庭院中慢慢行走。乘,同“撑”。迟迟,缓慢的样子。
(10)万家:指家家户户。
(11)豗(zhōu):喧闹。
(12)寂心:静心。独感谁从知:静心独自感受到谁又能理解?谁。
【赏析】:
《全唐诗》题下注云:“元夕,孟夏之月,仲春之夜也。”这是一首描写元宵节夜晚的诗。诗中的主人公是位孝子,他在元宵节这一天,特地为他的祖母写了一首诗,然后去赏灯,最后在夜色中慢步回宅。全诗四句话,前两句写诗人为祖母赏灯,后两句写诗人观灯后的归途。诗人用朴素无华的语言写出了元宵节晚上的热闹气氛和自己的心境。
首句“楮灯五色当马骑”,是说节日里人们用五颜六色的纸灯做成灯笼,挂上彩带,好像马骑着灯笼一样,十分美丽壮观,令人眼花缭乱;接着写“能娱祖母开笑颐”,是因为这美丽的灯火给祖母带来了乐趣,使她高兴得笑开了颜。一个“开”字,既表现了“笑”,又突出了“乐”;一个“怡”字则表现了祖母的喜悦心情。
第二句“我还坐酌罄馀酒”,是说作者自己还端坐于席上,喝光了杯中剩余的酒。“坐酌”二字,写出了作者悠然自得的神态;“罄馀酒”三字,又点出了他与家人欢度佳节的心情。
第三句“起乘庭月行迟迟”,是说他起身在月光照耀下慢慢地走着,久久不归。“起”字说明他是在欢乐之后才离开的;“乘”字则表现出他悠闲自得的心情,“行迟迟”三字则表明他回家的时间很长,时间在悄悄地流逝。
第四句“万家箫鼓喧以豗”,“豗”是喧闹的意思,意思是说,听到远处传来的箫管和鼓声,使诗人感到十分喧闹。这一句既是实景,也是虚景,它不仅表现了元宵节时人们的活动,而且烘托出诗人的心境。“万家”二句,写元宵节夜晚的热闹气氛。而诗人置身其中,却感到寂寞冷清。这一句既是实景,也是虚景,它不仅烘托出诗人的心境,而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孤独的感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幽静深远。诗人通过元宵节这一特定节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