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时负良眷,岂复芳妍春?
顾非两黄鹄,意态交逡巡。
露井桃不华,纤草何由裀?
对我一楞山,终日如眉颦。
浑朴不可佩,卞玉宜见嗔。
咄哉米家颠,袖底藏嶙峋。

【注释】

旷时负良眷,岂复芳妍春:旷时指长时间地,负意为辜负,良眷为美好的眷恋。芳妍春指美好的时光。顾非两黄鹄,意态交逡巡:顾非指顾家,黄鹄指黄雀。意态交逡巡是说顾家的黄雀在树上跳来跳去,神态十分悠闲。露井桃不华,纤草何由裀:露井是指地上的小水坑,没有水所以不长桃花。纤草就是细小的草丛,没有花所以也没有草。对我一楞山,终日如眉颦:楞山即石山,我面对它就像面对着一块巨石一样。终日如眉颦形容自己整天皱着眉头的样子。浑朴不可佩,卞玉宜见嗔:浑朴指朴素自然,不可佩是说这种质朴自然的东西不值得佩戴。卞玉是美玉的意思。宜见嗔是说应该生气,因为美玉本可以佩戴。咄哉米家颠,袖底藏嶙峋:咄哉表示感叹词,米家是作者自谦之词,指自己。颠指颠倒,形容自己行为怪异、不合规矩。袖底藏嶙峋形容自己把奇形怪状的石头藏在袖子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杂诗,共七章,每章五句,内容以抒发诗人自己的感慨为主,语言朴实自然,情感深沉真挚。

首章写诗人在顾氏庄上看到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情绪。

第二三章写诗人看到园中的黄雀在树上跳来跳去,神态悠闲自在,而自己却像面对巨石般愁眉苦脸,终日郁闷不已。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之情。

第四章写诗人看到地上的草丛虽然细软却无花可依,感到十分惋惜和失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渴望之情。

第五章写诗人在顾氏庄上看到一位名叫顾非的人,他的黄雀在树上跳来跳去,神态悠闲自在。诗人感到十分惊奇,同时也对顾非的行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第六章写诗人在顾氏庄上看到一处空地上有一块巨石,而自己却在袖中藏着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显得颇为得意。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对自己独特行为的欣赏和自豪之情。

最后一章则是全诗的总结和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愤懑情绪,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个性和不拘小节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