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连万山,阴洞厉难藏。
瘦木无片青,苦借荆棘防。
冰气恐到肤,戟毛未敢张。
猎食思野豮,舌缩心先僵。
英雄嗟失时,意气索焉亡。
树骨惭未坚,飞腾愿奚偿。
依附绝炎势,视之翻驯良。
变态亦已穷,谁筮大人祥?

【注释】:

  • 冻虎
  • 飞雪连万山,阴洞厉难藏。
  • 瘦木无片青,苦借荆棘防。
  • 冰气恐到肤,戟毛未敢张。
  • 猎食思野豮,舌缩心先僵。
  • 英雄嗟失时,意气索焉亡。
  • 树骨惭未坚,飞腾愿奚偿。
  • 依附绝炎势,视之翻驯良。
  • 变态亦已穷,谁筮大人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冻虎》。诗中描述了冻虎的形象和生活习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生存状态的思考。

第一句“飞雪连万山,阴洞厉难藏。”描绘了一幅飞雪覆盖着整个山谷的景象,暗示了冬天的寒冷和黑暗。这里的“阴洞厉难藏”形象地表达了动物在冬季为了躲避寒冷而选择隐藏起来的情景。

第二句“瘦木无片青,苦借荆棘防。”进一步描绘了冻虎的生活环境。这里的“瘦木无片青”表明树木已经枯萎,没有一片绿色;而“苦借荆棘防”则说明冻虎需要借助周围的荆棘来保护自己不受寒冷侵袭。

第三句“冰气恐到肤,戟毛未敢张。”继续描绘了冻虎的生活状况。这里的“冰气恐到肤”表达了冻虎对寒冷的恐惧;而“戟毛未敢张”则是说冻虎在寒冷的环境中不敢展露自己的威风。

第四句“猎食思野豮,舌缩心先僵。”描述了冻虎的狩猎行为和心理状态。这里的“猎食思野豮”意味着冻虎为了生存而寻找食物;而“舌缩心先僵”则形象地描绘了冻虎在狩猎时的胆怯和紧张。

第五句“英雄嗟失时,意气索焉亡。”感叹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情况。这里的“嗟失时”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而“意气索焉亡”则暗示了英雄的志向和抱负无法实现。

第六句“树骨惭未坚,飞腾愿奚偿。”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施展才华的无奈。这里的“树骨惭未坚”意味着诗人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而“飞腾愿奚偿”则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够有所作为的愿望。

第七句“依附绝炎势,视之翻驯良。”描述了冻虎的生存策略。这里的“依附绝炎势”表明冻虎依赖周围环境的温度来维持体温;而“视之翻驯良”则说明冻虎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第八句“变态亦已穷,谁筮大人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思考。这里的“变态亦已穷”意味着自然界的变化和规律已经达到了极限;而“谁筮大人祥”则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担忧和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冻虎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生存状况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