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撚寸缕红,往缚天门狮。
虽在脱襁儿,亦能辨其痴。
病龙不作霖,死豹空留皮。
五味谓可调,习庖从姏㜎。
恒谋寡良策,吾还问诸蓍。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述一只生病的龙和一只死去的豹,来比喻人的命运和性格。

首句“手撚寸缕红,往缚天门狮。”描绘出一幅画面:一个人正在捻着细丝,准备绑住天空中的狮子。这里的“手撚寸缕红”形象地描绘出这个人在努力做事,而“往缚天门狮”则暗示了他想要掌控或控制一切。

次句“虽在脱襁儿,亦能辨其痴。”则转折到另一种情境:虽然这个人还在学习,但已经能够分辨出自己的愚蠢。这里的“脱襁儿”指的是婴儿,而“辨其痴”则是对前一句的反讽,表示尽管他还在学习,但他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第三句“病龙不作霖,死豹空留皮。”进一步展开这一主题:就像一条生病的龙不再下雨一样,一只死去的豹子也不再留下任何痕迹。这两句话都是用比喻的方式,将人的能力和命运与生物的形象联系起来,强调了人的脆弱和有限。

最后两句“五味谓可调,习庖从姏㜎。”则提出了一种观点:虽然人生充满了苦难(五味),但通过学习烹饪,人们可以学会应对这些苦难。这里的“习庖”指的是学习做饭,而“从姏㜎”则可能是指师傅或老师,表示在有经验的人的指导下学习。

结尾两句“恒谋寡良策,吾还问诸蓍。”则回归到了开头的问题:这个人总是谋划而不明智,他想知道是否有更好的办法。这里的“蓍”是一种占卜工具,古人常用它来占卜未来的事情。整首诗以寓言的形式表达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面对困难时需要智慧和勇气的道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