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弄纤耳刀,羞舞大鼻盾。
海鲸振青鬣,长秋有颓坋。
天矢方上弦,狼星夜焜焜。
侧耳风末声,钲鞞作雷辊。
城漕多磔尸,军心碾如粉。
应猝无神师,袖手郁以愤。
长史非粗官,读书谢乖舛。
卓轹武库胸,恒钤扫涓膑。
八垒沙烟开,斜旟乱鹰隼。
缚槊悬楮灯,片度太山稳。
鬼胆摄寸毫,讵惜长爪损?
眼明牛女间,妖欃灭焉陨。
祇今昌国州,秽田未锄垦。
缒栈曾无舆,乃教石眠阃。
君手为锟铻,留意开混沌。
毋使浩莽心,逝与夜潮尽。
勒碑镇回纥,歌诗谕猃狁。
揽握有全筹,视君马前纼。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宋代的徐梦莘。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二句:不弄纤耳刀,羞舞大鼻盾。

  • “纤耳刀”指的是小巧的武器,“羞舞大鼻盾”则形容那些笨重的、看起来滑稽可笑的大盾牌。
  • 这两句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轻浮无谓之事的看法,强调真正的英勇应当是沉稳而有力的。

第三四句:海鲸振青鬣,长秋有颓坋。

  • “海鲸振青鬣”描绘了一幅海浪翻腾、鲸鱼喷涌的景象,象征着强大的力量。
  • “长秋”在这里可能是指古代的长乐宫,与“颓坋”(即倒塌)相对应,暗示着衰败或衰亡。
  • 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强大力量和衰败命运的深刻思考。

第五六句:天矢方上弦,狼星夜焜焜。

  • “天矢”指的是天上的箭,象征着正义的力量;“上弦”指的是箭即将射出的时刻。
  • “狼星”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这里可能用来象征贪婪和危险。
  • 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正义与邪恶斗争的期待。

第七八句:侧耳风末声,钲鞞作雷辊。

  • “侧耳风末声”意味着在风声中寻找细微的声音,可能是为了捕捉敌人的动向。
  • “钲鞞作雷辊”形容战场上紧张的气氛和激烈的战斗。
  • 这两句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战斗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第九十句:城漕多磔尸,军心碾如粉。

  • “城漕”可能是指城中的水道,“磔尸”是指将尸体肢解。
  • 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破坏的痛惜。

第十一二句:应猝无神师,袖手郁以愤。

  • “应猝无神师”意味着在紧急关头没有合适的指挥者。
  • “袖手郁以愤”表明诗人对此感到非常愤怒和无奈。
  • 这两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不满和担忧。

第十三四句:长史非粗官,读书谢乖舛。

  • “长史”在这里可能是指担任重要官职的官员。
  • “读书谢乖舛”意味着虽然有学问但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可能是因为过于迂腐或不适应当前形势。
  • 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选拔和使用方面的反思和质疑。

第十五六句:卓轹武库胸,恒钤扫涓膑。

  • “卓轹”可能是指超越或卓越的意思。
  • “武库胸”指的是武库(古代收藏兵器的地方)里的物品。
  • “恒钤扫涓膑”意味着这些物品被妥善保管,没有丢失或损坏。
  • 这几句话描绘了一幅有序、规范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秩序和纪律的重视。

第十七八句:八垒沙烟开,斜旟乱鹰隼。

  • “八垒沙烟”可能是指边疆地区的沙尘暴。
  • “斜旟乱鹰隼”形容混乱的局面,如同鸟群在空中飞翔时显得杂乱无章。
  • 这两句话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隐喻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动荡。

第十九二句:缚槊悬楮灯,片度太山稳。

  • “缚槊悬楮灯”意味着用绳索捆绑着蜡烛悬挂起来,形容照明设备简陋。
  • “片度太山稳”形容星星闪烁,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
  • 这两句话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于艰苦条件和坚定信念的赞美。

第二十三四五句:鬼胆摄寸毫,讵惜长爪损?眼明牛女间,妖欃灭焉陨。

  • “鬼胆”可能是指月亮,因为古人认为月亮上有鬼魂居住。
  • “摄寸毫”意味着非常小的东西也难以逃脱。
  • 这几句诗通过想象和夸张来表达诗人对于事物本质和价值的深刻理解。

第二十六七八句:祇今昌国州,秽田未锄垦。缒栈曾无舆,乃教石眠阃。

  • “昌国州”指现在的海南省昌江县,是一个偏远的岛屿。
  • “秽田未锄垦”意味着当地的农田荒芜,没有受到应有的开发和治理。
  • “缒栈曾无舆”表示当地没有交通工具可供使用。
  • 这几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当地实际情况的观察和评价。

最后几行:君手为锟铻,留意开混沌。毋使浩莽心,逝与夜潮尽。”

  • “君手为锟铻”意味着希望君王能够有所作为,如同使用锟铻那样解决问题。
  • “开混沌”可能是指打破混乱局面,实现和谐统一。
  • 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责任的看法。
  • “毋使浩莽心,逝与夜潮尽”意味着不要让自己的意志变得盲目和冲动,要像夜晚的潮水一样逐渐退去。
  • 这几句诗通过比喻和警醒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念和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件的描述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诗歌艺术的元素,如押韵、对仗等,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