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掉东臂,钤海为左门。
九折漂榆流,远络青城根。
大业昔用武,水甲千犀奔。
自平豆𪉛寇,遂撤辽阳屯。
盐山不可辨,乱麦高原浑。
芦觜军气凋,但有尘土痕。
析木在上阊,浮云蔽之昏。
韬剑隐龙匣,冰手吾畏扪。
纵鲸恣其忍,讵解濡煦恩?
廉颇古名将,遗骨今何存?
天津
神京掉东臂,钤海为左门。
九折漂榆流,远络青城根。
大业昔用武,水甲千犀奔。
自平豆𪉛寇,遂撤辽阳屯。
盐山不可辨,乱麦高原浑。
芦觜军气凋,但有尘土痕。
析木在上阊,浮云蔽之昏。
韬剑隐龙匣,冰手吾畏扪。
纵鲸恣其忍,讵解濡煦恩?
廉颇古名将,遗骨今何存?
翻译:
天津桥下,神京(洛阳)的东面和西面的门户分别位于东臂和钤海;
从天津桥开始,沿着洛水往北,经过青城根时可以看到九折漂榆流连不断;
大业年间(公元605-617年),隋炀帝曾在此用兵,水军千艘如犀牛般奔腾向前;
自从平定了豆𪉛寇(即豆卢仁)后,便撤掉了辽阳的驻军;
盐山地区地形复杂,难以辨认;在高原上,只有混杂的乱麦丛生;
军队在津觜(津口)的前线显得士气低落,只有尘土痕迹可寻;
析木县(今上街区)之上,浮云遮蔽天空,让人感觉一片昏暗;
藏匿着的宝剑,我畏惧地伸手抚摸,因为我知道它的主人是古代的英雄人物廉颇;
即使像张牙舞爪的鲸鱼那样肆意妄为,也难以理解君王给予我们的恩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天津桥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捕捉了烟树、水声、旅雁、楼台等最具此时此地特征之物,使秋景生动而富有诗意。诗中的意象丰富而深刻,通过对比“归”“在”“飞”“峭”四字配此四物,使画面更加生动。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如“归”“在”“飞”“峭”等字,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独特魅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