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声逼瘦鸿,海雪到城大。
孤者不入群,自衔一芦过。
江湖杀气清,已无弋人逻。
胡尔低翮飞,犹似慑颠挫。
凛凛雪下庐,客亦苦劳瘅。
夺命干戈中,止命入寒饿。

【诗句释义】

冬日,诗人在海边的渔村,看到一群群的鸟飞向南方,有的飞得很低,仿佛在颤抖。

【译文】

哀声逼瘦鸿,海雪到城大。

孤者不入群,自衔一芦过。

江湖杀气清,已无弋人逻。

胡尔低翮飞,犹似慑颠挫。

凛凛雪下庐,客亦苦劳瘅。

夺命干戈中,止命入寒饿。

【注释】

哀声:鸟叫声,这里指雁的哀鸣

瘦鸿:瘦弱的大雁

海雪:大海里的雪花

城大:城墙高大

孤者不入群:孤雁不愿意与群雁一起飞行

自衔一芦过:自己嘴里衔着一根芦苇飞过

江湖:指江面和湖面

杀气:指战场上的紧张气氛

弋人:射鸟的人

胡尔:什么

低翮(hé):翅膀下垂

慑(shè):惧怕

颠挫:跌倒、失败

凛凛:形容天气寒冷的样子

庐:简陋的房屋

劳瘅(dàn):劳累病倒

夺命:夺走生命

干戈:兵器

止命:保全性命

寒饿:受冻挨饿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流寓江南时期,以哀鸿自喻,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诗中描绘了一群大雁向南飞去的情景,其中一只孤雁独自飞翔,嘴里还叼着一根芦苇。它飞得很低,仿佛在颤抖,似乎在害怕前方的危险。诗人看到这一幕,感到十分悲伤和无助。他感叹道:“哀声逼瘦鸿,海雪到城大。孤者不入群,自衔一芦过。” 这里的“哀声”是指那些大雁的哀鸣声,它们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死亡而痛苦。而“海雪”则暗示了战场的紧张气氛和严酷环境。最后一句“孤者不入群,自衔一芦过”,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诗人描述了战场的紧张气氛,以及那些弋人(射鸟的人)的存在。他说:“江湖杀气清,已无弋人逻。” 这句话表明,战争已经结束,那些弋人也已经被消灭或者离开了。然而,诗人仍然感到恐惧和不安。他担心自己的命运如同这些大雁一样,随时都可能遭遇不幸。所以,他写道:“胡尔低翮飞,犹似慑颠挫。” 这里的“胡尔”指的是那些被弋人射杀的大雁,它们的翅膀下垂,像是在颤抖。而“慑颠挫”则是指它们受到惊吓后跌倒、失败的景象。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恐惧和对未来的担忧。

诗人描写了严冬的景象,以及那些因战乱而受苦的人。他说:“凛凛雪下庐,客亦苦劳瘅。” 这里的“凛凛”是指冬天的寒冷天气,它使得大地变得一片银白。而“庐”指的是简陋的房屋,这里用来形容那些因为战争而失去亲人或家园的人们所住的地方。他们在这里遭受着严寒和饥饿的痛苦。而“客亦苦劳瘅”则是说那些流浪在外的人也承受着巨大的苦难。他们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却往往无法得到应有的关怀和帮助。

整首诗通过描写一群大雁南飞的情景,以及对战争、弋人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助和担忧。同时,通过对严冬景象的描绘,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和对人民生活的破坏。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