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坐日月,嗟我废其身。
于世一无补,蠹食皆游民。
破牖不蔽风,窥天云嶙峋。
城荒雀无归,来与檐树亲。
岂伊静有俟,非时难为嗔。
东家叟拥棉,饮酒自矜春。

【注释】

读书:指读书写字。日月:比喻时间。嗟我:感叹自己。于世一无补,蠹食皆游民:世间没有一点帮助,像蛀虫一样。破牖(yǒu)不蔽风,窥天云嶙峋:窗户破了,不能遮风,抬头向上看天,看到天空中飘浮着的云雾。城荒雀无归,来与檐树亲:城外荒芜一片,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回,只好来到屋檐下的树上栖息。岂伊静有俟,非时难为嗔:难道只有等待的时候才能有所行动吗?不是时候就不能生气吗?东家叟拥棉,饮酒自矜春:东边的邻居老头,裹着棉袄,喝着酒,自以为春天来了。

【赏析】

此诗写一位读书人因年老体衰而感到悲观失望的心情。

首联“读书坐日月,嗟我废其身”,意思是说,我天天读书写字,但读书有什么用呢?只能白白地消磨时光,使我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到老了连个依靠都没有了。

颔联进一步点明自己的苦闷心情:“于世一无补,蠹食皆游民。”“蠹”指蛀书的虫子;“游民”是说没有固定职业、四处漂泊的人。这两句的意思是:对于世上的一切,我一点用处都没有,就像那些蛀书虫一样。

颈联“破牖不蔽风,窥天云嶙峋”,意思是说,我的窗户被破坏得不成样子了,再也挡不住风雨了;抬头向上看,天空中还飘浮着一些云雾。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自己身处逆境、无所作为的境况。

尾联“城荒雀无归,来与檐树亲”,意思是说,外面已经变得荒凉了,没有地方可以回去,只好到屋檐下的树上找栖身之处了。这里的“来”字,不仅写出了自己无处可去的无奈,也写出了在困境中求生的悲哀。

末句“岂伊静有俟,非时难为嗔”,意思是说,哪里是只有等的时候才能有所行动呢?不是时机的时候怎么能生气呢?这一句是对前面所写自己无能为力的总结和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