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虽一小吏,亦食天子禄,来官天子地。
地不能为我皇守,臣身亦何有?
呜呼,公其有守土之责乎?
公虽不死,谁惟公是辜?
或谓公之死乃公之愚,而笑公不读书。
惟不读书而不知大义。
不读书而能知大义,卓卓乎公乃异。
此为谁也,坐舆皇皇而出南城之坊。
彼为谁也,骑马跄跄而驰西门之塘。
奈何不见我李二公,二公缢于堂!
呜呼,二公缢于堂,诚二公之愚,不为二公者当何如?
昔谁为定海死,死定海者全典史。
今谁死镇海城,死镇海者李县丞。
典史之死吾所知,悬丞之死谁迫之?
县丞自死之。

【诗句释义】

  1. 臣虽一小吏,亦食天子禄,来官天子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虽然是一个小官,也享受着皇帝的俸禄,来到这个地方做官。
  2. 地不能为我皇守,臣身亦何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失望和无奈,他感到自己无法为朝廷守护这片土地,自己的生命又有什么意义呢?
  3. 呜呼,公其有守土之责乎?这句话是在反问,意思是说,你是否有守护国土的责任呢?诗人在质问李公,你是否有责任守护这块土地?
  4. 公虽不死,谁惟公是辜?这两句诗是在感叹,即使你没有死,但是谁应该为你承担责任呢?诗人在感叹,如果李公没有死,那么是谁应该为他承担责任呢?
  5. 或谓公之死乃公之愚,而笑公不读书。这是一句讽刺的话,意思是说有人认为你死得太愚蠢了,还嘲笑你不读书。
  6. 惟不读书而不知大义。这句话是在解释,只有不读书的人才能知道大义。诗人在强调,只有不读书的人才能理解大义。
  7. 不读书而能知大义,卓卓乎公乃异。这句话是在赞美,只有不读书的人才能理解大义,您真是与众不同。
  8. 此为谁也,坐舆皇皇而出南城之坊。这两句诗是在描绘一幅画面,这是谁呢,坐着车子匆匆忙忙地走出南城的街道。
  9. 彼为谁也,骑马跄跄而驰西门之塘。这句话是在描绘一幅画面,那是谁呢,骑着马飞快地驰向西门的池塘边。
  10. 奈何不见我李二公,二公缢于堂!这句话是在表达一种无奈和悲伤,为什么看不到我的两位李公呢,他们已经死在了衙门里。
  11. 呜呼,二公缢于堂,诚二公之愚,不为二公者当何如?这两句诗是在感慨,唉,这两位李公在衙门里上吊自杀,实在是他们太愚昧了,如果不是他们这样做的话,会怎么样呢?
  12. 昔谁为定海死,死定海者全典史。这两句诗是在回顾历史,是谁为了定海而死呢?是全典史。
  13. 今谁死镇海城,死镇海者李县丞。这两句诗是在对比,现在是谁为了镇海而死呢?是我这位李县丞。
  14. 典史之死吾所知,悬丞之死谁迫之?这两句诗是在提问,我知道典史已经死了,但我不知道是谁逼死的;我知道李县丞已经死了,但我不知道是谁逼迫的。
  15. 县丞自死之。这一句诗是在结尾,是李知县自愿选择了死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