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弟妇未娶,汝死谁奉亲?
况益亲力劳,遗之襁褓孙。
两孙各待哺,我又多出门。
汝死长不言,罪谁原我身。
为言妾死后,朗须续佳婚。
愿其能奉亲,弗辞多苦辛。
愿其抚妾子,相爱毋相嗔。
但得新人新,弗忘陈人陈。
陈人不如新,弗忘是郎恩。
妾在冥冥中,看郎双悦欢。
妾多故物留,留与新人存。
【注释】
- 妇病:妇人生病。自春晚始剧:从春天开始病情加重。剧,加剧。至:一直到。六月四日:阴历六月初一日。竟:最终。不复生:不再出生。感触(gǎn kè):感触。所缘:因此。缘,缘由。记以哀响得二十三章:以悲痛的歌声唱出二十一首诗。得,获得。二十三章:指《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二十三章。焚之榇前:烧在棺材之前。榇(chèn)前:棺前,即灵柩之前。以代诔哭:用诗歌来代替哀悼哭泣。其十四:第十四章。有弟妇未娶:有弟弟的妻子没有出嫁。汝死谁奉亲?:你死了由谁来侍奉我双亲?汝,你,指作者的兄弟。奉,侍奉。
- 况益亲力劳:何况还要亲自操劳。遗之襁褓孙:把幼小的孩子留给他照顾。襁褓(qiánbǎo):包裹婴儿的布帛,古代称裹婴儿的衣为襁褓。
- 两孙各待哺:两个孙子都等着吃奶。又多出门:又有很多外出的时间。出门,外出。
- 汝死长不言:你死后从不和我说话。
- 罪谁原我身:是谁让我承受这样的惩罚啊!罪,责难,责备。
- 为言妾死后,朗须续佳婚:请你说一说,等到我们死后,你一定要找一个好配偶。为言……须续佳婚:请你说一说……一定要续娶一个好妻子。
- 愿其能奉亲,弗辞多苦辛:希望你能侍奉双亲,不要推辞那些艰苦的辛劳。
- 但得新人新,弗忘陈人陈:只要能迎来新的人儿,就不要忘记曾经的人儿。
- 陈人不如新:曾经的人儿比不上现在的新妇。陈人,旧人。
- 弗忘是郎恩:不要忘记是因为你的恩情。郎,指丈夫。
- 妾在冥冥中:我在幽冥之中。
- 看郎双悦欢:看着你在双亲面前快乐。
- 妾多故物留,留与新人存:我有很多过去的东西要留给新人,让她们能够生存下去。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七年(812年)。据《新唐书·文苑传上·沈佺期》,沈佺期卒于元和九年(814年),则此诗当作于元和九年之后。全诗共三十二句,分为十章,每章五句,每句七个字,韵脚统一。
此诗是一首悼亡诗,表现了作者对死去妻子无尽的思念和对儿子的愧疚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诗歌富有情感色彩和节奏感,读来令人动容。
诗人通过对妻子的深情怀念,表达了他对妻子的无尽爱意和深深的愧疚之情。诗中“汝死长不言”,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去世后自己无法表达内心情感的无奈;“罪谁原我身”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的愧疚,认为自己应该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而不是让妻子独自承受痛苦;“为言妾死后,朗须续佳婚”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妻子在另一个世界能够找到一个好归宿的愿望。这些诗句都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爱意。
诗人通过对子女的关爱和呵护,也展示了自己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诗中有“两孙各待哺,我又多出门”的句子,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自己需要照顾孩子的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妻子在世时对孩子的照顾和关爱。诗人希望自己能够继续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诗人通过对妻子的回忆和思念,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珍惜。诗中有“妾在冥冥中,看郎双悦欢”,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妻子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另一个世界里,看到妻子和孩子的幸福生活,也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陪伴他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这首诗通过深情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爱意。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定信念和勇敢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