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飘大缨,远见铃马驰。
急切欲相问,铃马去如飞。
后卒四五人,徒步不及追。
言调徐州军,期限三日回。
闻言丧我心,同侣面如灰。
岂真家已无,此去终无归。
努力趋淮河,河上声如雷。
云是寿春兵,顷从西路来。
索船同索逋,船尽夺马骑。
可怜官口喑,顿足难指挥。
颇闻江北荒,自食近苦饥。
讵料蓄廪馀,还供军粮赍。
一家不举火,势及里党危。
无食尚有家,无家当告谁?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在途中所见所闻的诗,其中包含了对战争、贫困、死亡等主题的深刻反思。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长风飘大缨,远见铃马驰。
- 长风:形容风很大。
- 大缨:指马身上的装饰或鞍具。
- 远见铃马驰:远望时,看到马儿奔驰的情景。
- 急切欲相问,铃马去如飞。
- 急切欲相问:非常急切地想要询问对方。
- 铃马去如飞:马儿跑得非常快,像在飞翔。
- 后卒四五人,徒步不及追。
- 后卒:后面的随从。
- 徒步不及追:用走路的速度追赶不上骑马的人。
- 言调徐州军,期限三日回。
- 言调:命令。
- 徐州军:徐州的军队。
- 期限三日回:规定时间三天后回来。
- 闻言丧我心,同侣面如灰。
- 闻言丧我心:听到这个消息让我心都碎了。
- 同侣面如灰:和我一起的同伴们都脸色发灰。
- 岂真家已无,此去终无归。
- 岂真家已无:难道我们的家乡真的没有了吗?
- 此去终无归:这次离开后就没有回来的可能了。
- 努力趋淮河,河上声如雷。
- 努力趋淮河:努力向淮河方向前进。
- 河上声如雷:黄河上的声音就像雷一样震耳欲聋。
- 云是寿春兵,顷从西路来。
- 云是寿春兵:有人说他们是寿春的军队。
- 顷从西路来:他们刚刚从西面过来。
- 索船同索逋,船尽夺马骑。
- 索船同索逋:寻找船只和逃亡的人。
- 船尽夺马骑:所有的船都被夺走,只剩下骑马的人。
- 可怜官口喑,顿足难指挥。
- 可怜官口喑:令人感到可悲的是官府的沉默。
- 顿足难指挥:跺脚也难以指挥别人。
- 颇闻江北荒,自食近苦饥。
- 颇闻江北荒:听说北方很荒凉。
- 自食近苦饥:自己已经经历了困苦饥饿的日子。
- 讵料蓄廪馀,还供军粮赍。
- 讵料:没想到。
- 蓄廪馀:储存的粮食还有剩余。
- 还供军粮赍:还可以用来供给军队的粮食和衣物。
- 一家不举火,势及里党危。
- 一家不举火:整个家庭都没有炊烟升起。
- 势及里党危:形势已经到了邻里社区都陷入危险的地步。
- 无食尚有家,无家当告谁?
- 无食尚有家:即使没有食物,家里还有地方可以暂时栖身。
- 无家当告谁?:没有地方可以告诉谁呢?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贫困、死亡等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民的苦难。诗人通过具体的景物和细节,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对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反问,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