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脚担我装,引我河壖行。
西来落叶风,厉与高沙撄。
黄流势多阻,掠岸无雄声。
远从楚山末,荡薄残阳明。
楚山如我眉,苦含憔悴青。
残阳如我愁,惨照横八溟。
黄流如我心,急去无留停。
使我惝恍中,百念违平生。
沽帘出茅店,坐且浊酒倾。
自扑衣上埃,略使肢骨轻。
万鸟趋过前,四望云欲冥。
醉还击箸歌,闻者多涕零。

【注释】

健脚:强健的腿;担我装:扛着我;引:引领。河壖(ruán):河岸;西来:从西方来;落叶风:秋风落叶,指秋天的萧瑟气氛;厉与高沙撄(yīn):猛烈地吹打着高高的沙堤;黄流:黄河水;掠岸:冲刷着岸边;雄声:雄壮的声音;楚山:指华山;眉:眉毛,比喻山;苦含:苦苦地承受;残阳:落日,比喻愁思的余晖;惨照横八溟:凄厉的夕阳照射在广阔的海面上;楚山如我眉,苦含憔悴青:华山就像我的两道浓眉,苦苦地承受着愁苦之容;残阳如我愁,惨照横八溟:残破的夕阳如同我心中无尽的忧愁,笼罩在辽阔的天地之间;黄流如我心,急去无留停:黄河像我的心一样急驰而去,不再停留;惝恍中:恍惚之中;百念违平生:所有的思念都违背了平日的习惯;沽帘出茅店,坐且浊酒倾:喝着浑浊的酒,坐在茅店里;自扑衣上埃(è),略使肢骨轻:自己把衣服上的灰尘拍掉,稍微使得身体轻松些。万鸟趋过前:成千上万的鸟儿朝着前面飞去;四望云欲冥(míng):放眼看去,云彩似乎要遮蔽天幕;闻者多涕零:听到的人多数泪流满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旅途见闻和抒发旅人心情的作品,写于元代。诗以“渡河”为题,描绘了诗人从杨庄到吴门途中所看到的景象,并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全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充满了生活气息。

开头两句,写诗人由杨庄渡河而下,一路行至吴门的情景。诗人以“健脚”领首,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行走的矫健姿态;“引我”二字则表明自己被这矫健的姿态所吸引,从而引领着自己去体验这趟旅途的美妙。“行”字一语双关,既是实写步行,也暗寓了诗人内心的澎湃情感。“西来”、“落叶”、“高沙”、“黄流”,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秋风吹拂下,黄河岸边的景象。其中,“西来”、“落叶”、“高沙”等字眼不仅渲染了秋日的萧瑟气氛,更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大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诗人仿佛是那落叶随风飘舞的枯枝,又似是那被黄流冲刷过的高沙,孤独而又坚毅地迎接着自己的命运。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楚山”二句,以拟人的手法,将华山比作自己的两道浓眉,苦苦地忍受着秋日的凄凉,而自己则像是那承受沉重负担的疲惫之人。“残阳如我愁,惨照横八溟”两句,则通过夕阳余晖的映照,将诗人内心的愁绪展现得淋漓尽致。此时的诗人,仿佛是被愁云笼罩的世界中的一员,无法摆脱那份沉重的压抑。

接下去的四句,诗人继续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黄流如我心”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河比作自己的心灵,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而“急去无留停”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他渴望能够尽快离开这片充满愁绪的土地,去追寻心中的那份宁静与自由。

最后几句,诗人以饮酒作乐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旅途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沽帘出茅店”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随意搭建帐篷、品尝粗茶淡饭的画面;而“坐且浊酒倾”则表现了诗人在茅店里畅饮、放声高歌的情景。这种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释放与宣泄。然而,尽管诗人试图用这种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忧愁,但“醉还击箸歌”一句却透露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在沉醉中仍然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与迷茫。而当听到旁人的泪水时,更是让他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心痛。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旅途图景,同时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诗人在旅途中的种种遭遇与感受,既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既有生活的真实感,又有艺术的美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