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二翁者吾旧识,声名溷市谁见惜?
朱君序之蒋刻之,削出罗浮两山碧。
铁翁瘦硬枯木藤,其色秋赭无春青。
巉巉出骨太行马,不从平阪随牛行。
醉翁中秀外苍老,其气春腴肉秋槁。
画阑不露鹦鹉楼,但怪森寒竹环抱。
二翁之品相颉颃,二翁文笔无低昂。
洪厓浮邱在左右,天仙地仙谁平章?
王君重此兼金与,我望吴云怀旧雨。
康衢缶壤谐同声,穷巷饥寒得千古。
片篷南下空川浮,偎炉剪烛读未休。
荒芦四溆月初落,梦见一双花羽鸥。

【注释】

梅堰:地名,在今江苏无锡。过王徵君之佐以新刻吴中两布衣集见贻舟中读竟题后:经过王徵君的住所并得到了他新刻的《吴中二布衣集》的赠书,我于是乘船游览了梅堰。王徵君:指诗人的朋友王佐。二布衣:指两位作者,即吴中二布衣集的作者。见贻:赠与。舟中读竟题后:我在船上把书读完之后,写下了这首诗。“舟中”二字是承上启下的过渡词语。

彼二翁者吾旧识,声名溷市谁见惜?:那两位先生是我过去的老朋友,他们现在虽然声名狼藉,但是谁能不为他们惋惜呢!“彼二翁者”四字点明所赠之文乃吴中二布衣所作,又指出这两位先生的旧日声誉。“吾旧识”,说明作者和这两位先生过去交往甚深,有较深厚的交情。“声名溷(hùn)市谁见惜?”是说现在他们声名狼藉,谁还愿意为他们着想呢!“谁见惜?”三字表明作者对这两位先生怀有深厚的情感,希望有人能够体谅他们的苦衷。

朱君序之蒋刻之,削出罗浮两山碧。铁翁瘦硬枯木藤,其色秋赭无春青。巉巉出骨太行马,不从平阪随牛行。醉翁中秀外苍老,其气春腴肉秋槁。画阑不露鹦鹉楼,但怪森寒竹环抱。二翁之品相颉颃(jiān hèng),二翁文笔无低昂。洪厓浮邱在左右,天仙地仙谁平章?王君重此兼金与,我望吴云怀旧雨。康衢缶壤谐同声,穷巷饥寒得千古。片篷南下空川浮,偎炉剪烛读未休。荒芦四溆月初落,梦见一双花羽鸥。

【译文】

那两位先生是我的老朋友,现在他们虽声名狼藉,谁还会为他们的前途担忧呢?朱君为这书作序,蒋君刻书,使这些作品得以流传;这书中的铁翁像瘦硬的干枯树枝,颜色如秋天的赭石一般,没有春天的青翠;铁翁的作品如太行山上挺拔的山峰一样,不随平缓的山坡而动,而是高耸入云。他的文章中流露出一种苍劲的气息,如春天肥美的肉,秋天干枯的骨头;他的文章就像画栏中的鹦鹉楼一样,让人感到寒意阵阵;这两个人的品格相匹敌,文章的风格也没有高下之分。王佐看重这部文集,把它比作贵重的金子;而我则怀念吴地的云雾,怀念那些曾经和我一起游历吴地的朋友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收到友人王佐的新刻《吴中二布衣集》后写的一首赠诗。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关怀之情和对他们作品的高度评价。

诗的前四句主要描述了王佐的两个好友——吴中两位布衣,他们的名声如今已经变得很糟糕,但是谁又能为他们感到遗憾呢?诗人用“旧识”一词来表达他对这两位朋友的深厚友情。接着,诗人又详细描绘了这两位朋友的外貌和他们作品的特点。其中,诗人特别提到了铁翁的作品中那种枯干的颜色和独特的韵味。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这两位朋友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找到自己的归宿,也希望他们的作品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

这首诗是作者对于朋友的一种深情厚谊的表达,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社会现状的一些看法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