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鸡始出鷇,食与雏鸭争。
虽争无恶机,各自娱所生。
闲居体物态,远见苍黎情。
尽泯饥寒虞,天地何不平?
南窗气略暄,一蝶偶来停。
似嫌荼蘼枝,故作迟迟英。
三日不过圃,茁土当有青。
短藿杂苋苗,便思尝其馨。
鄙人不务农,于理颇知耕。
今年当大年,奚待秋稼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农村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诗句解释如下:
- 黄鸡始出鷇(初生的黄鸡)
- 食与雏鸭争(争夺食物)
- 虽争无恶机(即使竞争也不会造成伤害)
- 各自娱所生(各自享受生命)
- 闲居体物态(闲暇之余观察自然)
- 远见苍黎情(深入观察人民的生活)
- 尽泯饥寒虞(彻底消除饥饿和寒冷的威胁)
- 天地何不平(为什么天地不公正)
- 南窗气略暄(南窗户前空气温暖)
- 一蝶偶来停(一只蝴蝶偶然停留在这里)
- 似嫌荼蘼枝(似乎嫌弃荼蘼花的枝条)
- 故作迟迟英(故意展示其美丽的姿态)
- 三日不过圃(三天后仍然待在园子里)
- 茁土当有青(土地将长出绿色)
- 短藿杂苋苗(短小的草和苋菜苗混在一起)
- 便思尝其馨(就想品尝它的香味)
- 鄙人不务农(我不做农夫)
- 于理颇知耕(在理论上懂得耕种)
- 今年当大年(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 奚待秋稼成(为什么等待秋天庄稼成熟)
译文:
春日,黄鸡开始出巢,与雏鸭争夺食物。尽管竞争激烈,但它们互不伤害,各自享受生命。作者闲居时,仔细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他希望彻底消除人们的饥饿和寒冷的威胁,让天地更加公正。有一天,一只蝴蝶偶然停留在园子里。它似乎嫌弃荼蘼花的枝条,故意展示其美丽的姿态。作者在园子里住了三天,土壤将长出绿色。短小的草和苋菜苗混在一起,作者想品尝它们的香味。虽然我不从事农耕工作,但在理论上懂得耕种。今年将是丰收年,为什么等待秋天庄稼成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农村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和对大自然的赞美。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生动性。同时,作者也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