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浅无水,岸阔沙回盘。
胡为岸旁柳,槁若游子颜。
齐西已霖润,齐东犹旱干。
彼民抑何厚,天其施之偏。
得失兆无心,境乃悬苦安。
宿舂犹可继,俟化民毋煎。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第一句: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 其七十四
南辕,比喻错误的方向或行为;杂诗,指各种不同主题的诗歌。
释义与译文:
这首诗是《南辕杂诗》中的第七十四首,表达了一种错误的行为或方向。

第二句:

沙河浅无水,岸阔沙回盘。
沙河,可能指一条河流的名字,浅无水表示河流干涸,岸边开阔而泥沙堆积成盘状。
注释:

  • 沙河:地名,可能是某个具体地点的水名。
  • 浅无水:干涸的水道。
  • 岸阔沙回盘:河岸宽阔,泥沙堆积形成的地形。

第三句:

胡为岸旁柳,槁若游子颜。
为何河岸旁的柳树,看起来枯槁如同离家远行的游子。
注释:

  • 胡为:为什么。
  • 岸旁柳:河岸边的柳树。
  • 槁若:形容枯萎的样子。
  • 游子颜:游子,离开家乡的人。这里用来形容柳树枯萎的样子。

第四句:

齐西已霖润,齐东犹旱干。
齐地的西边已经下雨滋润了土地,但东边仍然干旱缺水。
注释:

  • 齐西已霖润:指的是齐地(可能指山东省)的西部地区。
  • 齐东犹旱干:指的是齐地的东部地区仍然干旱缺水。

第五句:

彼民抑何厚,天其施之偏。
那些百姓是多么富足,上天却只偏爱一部分人。
注释:

  • 彼民:指百姓。
  • 抑何厚:多么富足。
  • 天其施之偏:上天偏爱某些人,不平均地给予恩惠。

第六句:

得失兆无心,境乃悬苦安。
无论是得还是失,都是无心之举,处境反而成了让人担忧的困扰。
注释:

  • 兆无心:无心的举动。
  • 境乃悬苦安:环境反而成为了令人忧虑的困难。

第七句:

宿舂犹可继,俟化民毋煎。
即使辛苦的农事可以继续,等待百姓教化后不要让他们受苦。
注释:

  • 宿舂:指农民在收获后进行粮食加工的过程,如春米、磨粉等。
  • 俟化民毋煎:等待民众受到教化后不再受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河流干涸、河岸旁的柳树枯萎、地方的贫富差距、以及人们的苦难生活等景象,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人民的困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社会公平的期望,希望统治者能够关注民生,给予人民应有的关怀和帮助,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