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行身不孤,心孤犹独行。
每当众欢乐,我益烦愁生。
沙飙荡天半,地上虚寒横。
掩书坐窗牖,灯火如萤青。
浮生有兹遇,何啻投荒冥?
彼还不我谅,喋喋催早行。

【注释】

《杂诗》是汉代诗人佚名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一百零八章,这里选其七十二章。“南辕杂诗”即《杂诗》,是一首抒写作者在旅途上心情苦闷和孤独感的诗,反映了当时士人怀才不遇、孤身漂泊的社会现实。

群行:众人同行。

心孤:内心孤独。犹独行:仍然独自行走。犹:还,还是。

每当:每次。众欢乐:众人都感到快乐。

沙飙:指风沙。荡天半:刮到天上一半的地方,形容风势很大。虚寒横:天空阴霾寒冷。

掩书:把书合上。坐窗牖:坐在窗前。窗牖:窗户。

灯火:灯光。如萤青:如萤火虫般发着光亮。

浮生:浮泛不定的生活。兹:这样。遇:遭遇。何啻:何止,岂止,不仅。

投荒冥:被抛进荒凉黑暗的外乡。彼:他,指自己。

彼:代词,指我。不我谅:不理解我。

喋喋:唠叨不休的样子。催:催促。早行:赶快上路,早早出发。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旅途中所感所思之作。《杂诗》共108章,这是其中的72章。诗中主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痛苦以及由此产生的焦虑情绪。

首句“群行身不孤”,意谓虽然同处一处,然而内心却是孤单的。这一句表明作者的孤独并非外在的,而是由内心的感受决定的。第二句“心孤犹独行”,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这里的“独行”既是指物理上的孤单,也是指心理上的寂寞。

接下来两句“每当众欢乐,我益烦愁生”描述了作者在众人欢乐时所产生的烦恼和忧愁。这种情感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作者的孤独,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

接下来的几句“沙飙荡天半,地上虚寒横”则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天地间一片凄凉的景象。这里既有自然界的风雨交加,也有社会环境的萧条和冷漠,使得作者的心情更加沉重。

最后两句“掩书坐窗牖,灯火如萤青”表现了作者在恶劣环境下依然坚持学习的精神态度。尽管环境艰苦,但作者却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继续自己的学术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遭遇的描述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和复杂性。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