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率为异端,嗟尔民何愚。
亦见古鸦慝,谁免王法诛?
高床有安枕,白昼多坦途。
明刑不及悔,已云宽尔辜。
所忧积习性,变幻难终虞。
禁令信严密,还欲察所疏。
良民在必植,莠民在必锄。
大蔓以寸滋,谁能绝其株?
诗句释义与赏析#### 首句:相率为异端,嗟尔民何愚。
- 解析:“相率”意味着大家都这么做,“为异端”指的是成为邪道、偏离正统思想或行为。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社会现象,即许多人都走上了歧途或不正统的道路,而感叹这些民众为何如此愚昧。
次句:亦见古鸦谲,谁免王法诛?
- 解析:这里的“古鸦谲”可能是指狡猾的乌鸦,用来象征那些表面看似无害但实际上有诡计的人。这句话反映了对那些表面无害但内心狡猾的人的警惕和忧虑,他们可能逃避法律的制裁。
第三句:高床有安枕,白昼多坦途。
- 解析:这里描绘的是一幅生活安逸、无忧无虑的景象,暗指在表面上看似安全或容易的生活状态中隐藏着潜在的危险或困难。
第四句:明刑不及悔,已云宽尔辜。
- 解析:“明刑”指的是公正的法律,“及悔”表示不会因悔恨而减轻刑罚。此句强调了法律的公正性和不可动摇性。同时,用“已云”表示已经这样了,暗示即使知道某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但仍然会有人这样做。
第五句:所忧积习性,变幻难终虞。
- 解析:这里的“所忧”指的是忧虑或担忧,而“积习性”则是指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或恶习。这句话表达了对社会风气或个人行为的担忧,认为这些不良的习惯或恶习难以彻底改变。
第六句:禁令信严密,还欲察所疏。
- 解析:“禁令”指的是政府的法令或规章制度。这句话反映了政府对法令执行的严格性和决心。同时,“还欲察所疏”表示还需要继续关注和检查可能存在的漏洞或疏忽。
第七句:良民在必植,莠民在必锄。
- 解析:这是一句道德教育的话,意思是好的公民应该得到培养和鼓励,而坏的公民则必须被清除。这句话传达了社会正义和秩序的理念。
第八句:大蔓以寸滋,谁能绝其株?
- 解析:“大蔓以寸滋”比喻小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最终会演变成更大的问题。而“谁能绝其株?”则表达了疑问,即有谁能阻止这种蔓延的趋势呢?这反映了对社会发展和个人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