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不杀人,蝗乃杀人食。
诜诜蠹苗稼,甚于饮膏血。
颇闻去年蜡,降雪厚无尺。
遂使种类孳,昏夜遍侵蚀。
梳爬到根土,百搜难一获。
保其籽粒遗,宵小复相逼。
不忧馑我身,何以充赋额?
司徵有吏胥,沿门坐催迫。

【注释】

上天不杀人,蝗乃杀人食。

上天不杀人,指天帝没有杀人的意图。蝗乃杀人食,说蝗虫在天上飞行,不会伤害人,但到了地面却把人吃了。

诜诜蠹苗稼,甚于饮膏血。

诜诜:众多的样子。蠹:蛀食。膏血:比喻食物,也比喻财物。

颇闻去年蜡,降雪厚无尺。

颇闻:听说。蜡: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白石。降雪厚无尺:说降下大雪,厚度达一尺左右。

遂使种类孳,昏夜遍侵蚀。

孳:繁殖。种类:泛指各种生物。昏夜:夜晚。

梳爬到根土,百搜难一获。

梳:梳头的工具。爬到根土:说蝗虫从空中飞下来,一直往土地里钻。百搜难一获:说虽然反复搜寻,也难以捕获到蝗虫。

保其籽粒遗,宵小复相逼。

宵小:小偷小摸者、盗贼。小:指细小的东西,这里借指蝗虫。又指偷盗的坏人。复:再次、又次。

不忧馑我身,何以充赋额?

赋额:税赋数额,指国家征收的赋税。

司徵有吏胥,沿门坐催迫。

司征:主管征税的官员。征:征收。官吏胥吏:负责收税的官吏。吏胥:官名。沿门坐催:沿着门户坐着催促收税。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写蝗灾来揭露封建统治者的苛政和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诗中通过描写蝗虫危害禾稼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危机。全诗语言朴实流畅,形象鲜明生动,感情强烈悲愤而又不失幽默风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上天不杀人,蝗乃杀人食”,这是说,天上并没有杀气害人,而是蝗虫把人们吃掉了。这两句是承上启下,说明下文写蝗灾的原因。

接着写蝗灾给庄稼带来的危害,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先说天上没有杀气,又说蝗虫吃人,突出了蝗灾的危害性之大,给人带来极大的灾难。

“诜诜蠹苗稼”,是说成群的蝗虫蛀坏了庄稼。“甚于饮膏血”,是说比喝敌人的血还厉害。这里的“饮”字,是夸张的说法,意谓蝗虫吃人的惨状已达到极点。

接下来写蝗虫的猖狂行为,“颇闻去年蜡,降雪厚无尺”,“蜡”即今之白石,古人用以祭神或占卜的。诗人听说去年降下的大雪,有尺把深,而今年的蝗灾却如此严重,足见其肆虐的程度。

“遂使种类孳”,是说蝗虫繁殖很快。“昏夜遍侵蚀”,是说黑夜降临时到处都在被蝗虫侵蚀。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是“昏夜遍地”,二是“遍”,都表明蝗灾的猖獗程度。

“梳爬到根土,百搜难一获”,意思是说尽管反复搜索,也难以捉到一只。“保其籽粒遗”,意思是说保住它的种子。“宵小复相逼”,意思是说还有偷鸡摸狗的盗贼再来相逼。这些句子都表达了诗人对于蝗灾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的担忧。

最后写官府的苛政和贪官的横行。“司徵”即掌理征赋的官吏,这里指主管税收的官员。“沿门坐催迫”是说他们坐在家门口催收田赋。这里用了夸张的手法。作者在这里用讽刺的语气写出了封建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一味向百姓敲诈勒索的罪恶行径,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