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鸣石山,城下鸣犊河。
河水沦且涟,孔子昔所过。
滔滔不能渡,落日津梁多。
道大世相小,悲悯还如何?
徒以凤德衰,供彼狂者歌。

注释: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 其四十六

城的山崖上,石子在鸣叫;城下的河边,小牛在饮水。

河水流淌,涟漪荡漾,这是孔子曾经经过的地方。

滚滚的河水,汹涌澎湃,却无法渡过。

世间的大事,比这河流还要宽广;但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又怎能改变得了?

只是徒然地悲悯,又能怎样呢?

只因为凤德的衰落,才让那些狂野的人唱出这首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述城上的山崖和城下的河边的情景,来表达作者对于世事沧桑、世道衰微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河水的浩渺与人生世事的渺小,以及感叹世人对世事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同时,通过对“凤德”的衰落和狂者的歌的描绘,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不满。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给人以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