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别三载,作客在陵州。
相期觌一面,复为他乡游。
荒庭君所旅,门外黄河流。
河清如子心,河浊如我愁。
浊在不可涤,清远安能求?
子来知我来,我已归沧洲。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 其三十七
徐子别三载,作客在陵州。
相期觌一面,复为他乡游。
荒庭君所旅,门外黄河流。
河清如子心,河浊如我愁。
浊在不可涤,清远安能求?
子来知我来,我已归沧洲。
注释
- 徐子:这里指徐氏兄弟中的一员,徐子可能是指徐子明(《旧唐书》有传),字不详。
- 别三载:三年的离别之苦。
- 作客:长期居住他乡。
- 在陵州:居住在陵州(今四川广元市)。
- 子期:这里指朋友或知己。
- 觌一面:见面。
- 复为他乡游:再次前往他乡旅行。
- 荒庭:荒凉庭院。
- 君所旅:你所居住的地方。
- 黄河流:黄河水流。
- 河清如子心:比喻清澈的水像人的纯净之心。
- 河浊如我愁:比喻浑浊的水像我的忧郁心情。
- 浊在不可涤:比喻内心的不纯和污点无法清洗。
- 清远安能求:比喻追求高洁的理想如同黄河之水难以彻底澄清。
- 知:知道、理解。
- 归沧洲:返回故乡,即沧洲(今江苏连云港市)。
译文
徐子与我分别已经整整三年了,现在我成为了他在陵州的客人。我们约定要见上一面,但我又将踏上他乡之旅。荒废的庭院是你曾经停留过的地方,门外的黄河仍在流淌。清澈的河水就像你的心灵一样纯净,而混浊的河水却让我忧愁不已。虽然想要将浑浊的水洗净是不可能的,但追求纯洁的理想却是徒劳。既然你能理解我的心情,那么我也该回归我的故乡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徐子与我分别后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道路的迷茫。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比喻,如“荒庭君所旅”、“黄河流”等,都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特别是“河清如子心,河浊如我愁”一句,巧妙地将清澈和浑浊的水与纯净的心灵和忧郁的心情相对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效果,使得诗歌更加深刻和感人。此外,诗中的“浊在不可涤,清远安能求?”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