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亦见明月,梦亦见明月。
明月浩平沙,梦时照城阙。
故人十年死,在地已枯骨。
樽酒致颜色,身死泪未竭。
岱云青嵯峨,濡海动一发。
深榛多虎狼,飞鸟五日越。
来何涉崄巇,去何堕飘忽?
梦醒月又斜,𧹬气晓蓬勃。
解析
诗句释义及注释
- “醒亦见明月,梦亦见明月。”
- 关键词:醒、梦、明月
- 解释:此句描述了无论是清醒时还是梦中,都能看到明亮的月光。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清醒与梦境中都能见到同一轮明月的独特感受,强调了明月对诗人心灵的深刻影响。
- “明月浩平沙,梦时照城阙。”
- 关键词:明月、平沙、城阙
- 解释:这里的“平沙”指的是平坦的沙地,而城阙则是古代城墙和门楼。这句话描绘了月亮高悬于平坦沙地之上,照耀着古老的城市景象。
- 赏析:通过对月亮和城市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 “故人十年死,在地已枯骨。”
- 关键词:故人、十年、枯骨
- 解释:这里提到了一位已经去世多年的老朋友,十年的时间足以让人忘却,但尸体仍留在地上,已经变得干瘪如骨。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同时也透露出生命的无常和哀愁之情。
- “樽酒致颜色,身死泪未竭。”
- 关键词:樽酒、颜色、泪未竭
- 解释:通过用酒招待友人,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即使朋友已经离世,他的面容仍然留在心中。
- 赏析:这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以及对于失去亲友的悲痛之情。酒作为一种媒介,帮助人们表达内心的悲伤和对逝者的思念。
- “岱云青嵯峨,濡海动一发。”
- 关键词:岱云、青嵯峨、濡海、动一发
- 解释:描述了泰山云雾缭绕的景象,山峦苍翠且高耸入云;同时,海洋波涛汹涌,一只海鸟飞过海面激起涟漪。
- 赏析:这两句诗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赞叹和感慨。
- “深榛多虎狼,飞鸟五日不越。”
- 关键词:深榛、虎狼、飞鸟、五日不越
- 解释:森林深处隐藏着许多猛兽,即使是飞鸟也不敢停留超过五天。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自然场景,象征着生存的艰难和自然的严酷。
- “来何涉崄巇,去何堕飘忽?”
- 关键词:涉、崄巇、堕、飘忽
- 解释:询问为何要冒险进入危险之地,又为何能随意离去却留下痕迹?
- 赏析: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的困惑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思考。
- “梦醒月又斜,𧹬气晓蓬勃。”
- 关键词:梦醒、月又斜、𧹬气、晓蓬勃
- 解释:醒来时发现月亮已经开始西斜,早晨的露水使一切生机勃勃。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从梦境到现实的转换过程,以及自然界在黎明时的生机与活力。
译文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 其三十
清醒时看到明月也清晰,梦时见到明月也分明。
明亮的月光洒满平坦的沙地,梦境中的我照见古城的城墙。
故人已逝十年余,他的身体已在地面化为白骨。
举杯敬酒表达思念之色,尽管生死离别眼泪未曾干涸。
仰望泰山只见云雾缭绕青翠,大海涌动着一只海鸟的羽翼。
森林深处藏着凶猛的猛兽,飞翔的鸟儿也不敢在海上多停歇。
前来为何要经历风险与危险,离去又为何能轻松地消失无踪?
梦醒之时月色又逐渐倾斜,晨曦的露水使万物显得生机盎然。
赏析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独特感悟。通过对明月、山川、生物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于生命无常、自然之美和人际关系变迁的深层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满了哲理和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