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逼炎酷,躯壳岂坚金?
渐觉喘息苦,纡促难为吟。
里居忆曩昔,荻柳沧江浔。
平绿散蛙语,高凉怡蝉音。
葛巾弄横笛,焉有尘氛侵?
性命试道路,来去知何心。
山城四千里,海雁杳且沈。
遥遥望前路,得归愁转深。
注释: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 其九: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炎热天气,感到身体疲惫,无法吟诗的感慨,同时怀念过去的日子,感叹岁月如流水般逝去。
三日逼炎酷,躯壳岂坚金?:形容炎热的天气非常热,仿佛有金属一样坚硬。
渐觉喘息苦,纡促难为吟。:逐渐感到呼吸急促,难以吟诗。
里居忆曩昔,荻柳沧江浔。:回忆过去的日子,曾经住在长江边,那里的荻树和柳树都很美。
平绿散蛙语,高凉怡蝉音。:平缓的绿色中,青蛙的声音四散开来;高高的凉风中,蝉的声音让人愉悦。
葛巾弄横笛,焉有尘氛侵?:用葛布做成的头巾在玩弄着横笛,哪里有世俗的尘埃来侵扰我。
性命试道路,来去知何心?:生命在路上试验,来来回回知道什么才是我的本心?
山城四千里,海雁杳且沈。:一座山城的四周有四千里,海中的大雁却消失在远方。
遥望前路,得归愁转深。:远远地看前方的路,想到回家的路途,忧愁更深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炎热的夏天,面对炎热的天气,感到身体疲惫,无法吟诗的感慨,同时也怀念过去的日子,感叹岁月如流水般逝去。诗人通过对炎热的天气、生命的体验、故乡的回忆等方面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首句“三日逼炎酷,躯壳岂坚金?”描绘了炎热的天气,使人感到痛苦。这里使用了“逼”和“炎酷”,强调了炎热的程度。诗人通过比喻,将炎热比作金属,表达了自己的无力和痛苦。
次句“渐觉喘息苦,纡促难为吟。”进一步描绘了炎热天气下的生活状态。诗人感到呼吸急促,难以吟诗。这里使用了“苦”、“纡促”等词语,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疲惫。
接下来的内容,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日子,曾经住在长江边的故乡。那里有荻树和柳树,景色优美。这里的“沧江浔”指的是长江,而“荻柳沧江浔”则描绘了故乡的美丽景色。
诗人转向现实,描述了自己身处的环境。他使用葛巾和横笛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的厌倦。这里的“葛巾”和“横笛”都象征着世俗的束缚。而“焉有尘氛侵?”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恶和排斥。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感受。他提到生命在路上试验,来来回回知道什么才是我的本心。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感悟。
整首诗以炎热的天气为背景,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