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气方致荣,斯人独憔悴。
力抱天柱孤,难砥大河溃。
矢心甘牖居,默尔古欢佩。
目摄变谲云,已穷造化态。
娟影资自怜,于世眇何赖?
差幸黄鸟声,与春慰私爱。
咄嗟蝇蚁微,亦此大圜戴。
奈何走壁风,不及江水快。
【注释】:
众气方致荣 众气:指众山的气势;致荣:使草木欣欣向荣。斯人独憔悴 斯人:这个人;憔悴:瘦弱、委顿的样子。力抱天柱孤,难砥大河溃 力抱:尽力支撑;天柱:神话中擎天的柱石;砥:堵塞;大河:指黄河。矢心甘牖居 矢心:立下决心;牖(yǒu)居:在小屋里住。默尔古欢佩 默尔:默默;古欢:古时的欢乐;佩:佩带。目摄变谲云,已穷造化态 目摄:眼观;变谲:变化多端;造化:自然,指自然界的万物;态:形态,姿态。娟影资自怜,于世眇何赖?差幸黄鸟声,与春慰私爱 娟影:清秀的影子;资:资助;矜(jīn):自怜;眇:渺小、微小。差幸(qǐ xìng):幸亏。黄鸟声,春天的黄莺叫声。嗟(jiē),叹词。咄嗟蝇蚁微,亦此大圜戴 咄嗟:赞叹的语气词;蝇蚁:苍蝇蚂蚁那样微小;圜(huán)戴:环戴、环绕着。奈何走壁风,不及江水快 奈何:感叹词;走壁风:像飞蛾扑火一样地飞;不及:不如。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写杨山人的形貌,来表现诗人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感情。全诗四章,每章五句,共二十句,前六句为起兴之笔,后六句为正文,最后两句为结语,以景结情,言简意丰,意境深远而含蓄。
“众气方致荣”四句,首章开头四句写山人外貌特征。山人长年隐居深山,所以身体瘦弱,面色黝黑。山人虽身处尘世之外,却仍保持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努力支撑着天柱般的巨石。然而他的处境艰难,难以挡住洪水溃决的浩劫。“矢心甘牖居”三句写山人内心世界。他决心终生隐居在小屋之中,默默地享受着内心的欢乐和满足。然而,世事变幻莫测,他的这种心境已经无法再继续了。“目摄变谲云”二句,进一步写山人眼中的世界。他目观世间万物的变化无穷无尽,已经看透了大自然的奥秘和规律,对宇宙间的一切景象都看得津津有味。
“娟影资自怜”二句,写山人对自身形体的怜惜之情。他的清秀身影,如同一枝幽雅高洁的梅花,令人怜爱。然而,他身在尘世之中,却感到渺小无助,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疑惑。“于世眇何赖”一句表达了他对尘世的困惑和无奈。
“差幸黄鸟声”四句,转入正题。黄莺的歌声虽然婉转动听,但它们只能在春天里鸣叫,而春天又是短暂的。诗人不禁感慨万分,庆幸自己还能听到春天的歌声,从而得到一些安慰和快乐。然而,这种快乐毕竟只是暂时的,不久就会消失殆尽。
“咄嗟蝇蚁微”二句,写山人对世俗世界的轻视态度。在他看来,世间那些微不足道的蝇蚊蚂蚁,都比自己强得多。因此,他决定放弃世俗生活,追求更高的理想境界。
“奈何走壁风”二句,写山人面对困境时的决心和勇气。他决心像飞蛾扑火一样地飞向深渊,去迎接那未知的命运。然而,他又觉得这样做还不够勇敢,于是用“不及江水快”来表示自己的决心。
这首诗以咏物起兴,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感慨之情。通过描写山人的外貌和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世俗世界的不屑一顾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更高理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